【建党百年 数说四川】科技点燃新时代引擎 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1/7/26 18:50:20     浏览量:7686

科技点燃新时代引擎  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编者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全面客观反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四川省统计局开展建党百年数说四川系列分析,对百年来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进行总结和梳理。本文是“建党百年数说四川”系列之十。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四川科技资源、创新实力、政策环境等发生了历史性巨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创新活力竞相迸发,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区域竞争能力显著增强,推动四川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发展动能加速转化,为新时代治蜀兴川注入强大动力。



一、科研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科技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一)科技创新工作全面推进。四川紧盯科研、人才、机制三个关键,扎实开展创新创造,调整成立省科技工作领导小组暨西部科学城建设领导小组,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重新组建科学技术厅,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工作。根据《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0》,四川省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65.8%,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二)研发人员规模持续扩大。2020年,全省研发人员总量预计达到29万人,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的研发人员为19万人年,是1996年的2.7倍;拥有两院院士5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0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6个,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902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59万人。

(三)研发经费总量迈上千亿元新台阶。2020年,全省投入R&D经费总量首次突破1000亿元,预计达到1050亿元,是1996年的40.3倍,年均增长16.7%,总量居全国第七、西部第一,为全省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四)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实现重大突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与GDP之比)是国际上通用的、反映地区创新能力的核心指标。四川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逐年提高,预计2020年达到2.17%,比1996年高1.26个百分点,为未来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1.png

(五)政府科技经费支出稳步增长。2020年,全省财政科技支出达179亿元,是1997年的33.2倍,年均增长16.5%;财政科技支出占当年全省财政支出的比重达1.6%,占比逐年上升。近年来,基层政府更加重视对科技的支持力度,2020年市(州)、区(县)财政科技支出达156.9亿元,占全省财政科技支出的87.5%,比1997年提高30.6个百分点。

(六)学科建设水平稳步提升。随着国家恢复高考、高校扩招等一系列教育改革相继出台,四川学科建设水平稳步提升。2020年末,全省拥有普通高校132所,比1978年增加104所,有199个学科进入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前70%,其中口腔医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和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进入A+类,27个学科进入A类,居全国第八、西部第一。川大、电子科大等8所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其中2所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双一流”及“世界一流”大学数量均居全国第四位。



二、科技产出层出不穷  大国重器云集天府


 (一)重大成果振奋人心。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核技术等领跑全国,重型燃机、高端无人机等领域跻身世界前列,涌现了翼龙-Ⅱ无人机、歼20、华龙一号、“北斗”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等重大成果。完成3D打印、钒钛综合利用等领域重大科技联合攻关项目,参与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取得积极进展,纳米膜层制备、复合材料工艺集成等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等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高速列车—轨道—桥梁动力相互作用安全评估关键技术的突破为我国高铁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78年以来,四川共获得各类国家科技奖励129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3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96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96项。

(二)基础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张江国家实验室在成都建立基地,四川大学应用数学中心入选首批国家应用教学中心,四川成功加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全省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4个。2020年,全省基础研究经费预计达到60亿元,是1996年的111.3倍,年均增长21.7%。2020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计划项目1503项,总经费6.7亿元,居全国第九,是2001年的19.7倍。在基础研究项目和经费的支持下,全省在不对称合成方法学及手性药物、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泥石流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生物基与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固相力化学加工、强流脉冲加速器技术、高能激光技术攻关等领域突破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

(三)专利实现量质齐升。全省发明专利占比持续提高,专利结构不断优化,呈现量质齐升局面。与此同时,知识产权产出、保护和运用能力也取得长足进步。2020年,全省专利申请数为16.8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4.3万件,分别是1987年的155.4倍和194.9倍,发明专利所占比重为25.5%,比1987年高5.2个百分点;全省境内专利授权数为10.8万件,是1987年的380.3倍,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4万件,是1987年的2364.5倍,发明专利授权所占比重为13.1%,比1987年高11个百分点;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4件。

2.png

(四)科学论文成果丰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四川科学论文产出实现快速增长。2019年,全省共发表科技论文9.63万篇,其中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刊登科技论文2.2万篇,分别是2000年的6.1倍和3.2倍。2000—2018年,共发表SCI论文10.7万篇,共覆盖208个Web of Science学科类别;SCI论文占全国比例逐年提升,从2000年的2.6%上升到2018年的4.5%。

(五)科技成果加速转移转化。2020年,全省技术市场成交合同2.1万项,涉及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服务等方面,成交总金额达1248.8亿元,是2000年的120倍,平均每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610万元,是2000年的20倍。活跃的技术市场,极大促进了科技创新资源利用和转化。



三、创新创业蓬勃发展  协同创新格局日臻完善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泛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启动以来,四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健全,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发展,特别是实施“‘双创’八大升级行动”以来,人才创新活力、双创平台等全面升级。2020年末,全省建成众创空间、大学生科技园等各类孵化载体1000余家,累计毕业企业超过5000家。“创业天府?菁蓉汇”“磨子桥创业街区”“蓉创茶馆”等成为全国知名“双创”品牌,双创示范基地数量居西部第一。设立创新创业基金,四川双创基金募集总额累计达88.5亿元,撬动了大量社会资本。创新创业成果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创客、创新爱好者以及普通民众参与到创业创新的大潮中来,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截至2020年底,全省实有市场主体695万户,排全国第六位、西部首位。

(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大学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孵化器等科技服务机构不断壮大,基本建立起包括咨询培训、科技孵化、技术创新、投融资等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2020年末,拥有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2个、省级6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5个、省级13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1个、省级130个,国家级备案众创空间76个、省级153个。

(三)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面强化。从创新投入和创新活跃度来看,四川企业创新能力居西部前列。随着创新资源加速向企业集聚,全省依托企业布局建设了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等,认定了一大批企业技术中心。2020年末,全省建成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29个、企业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9个,认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1家,入库登记科技型中小企业1.23万家。对全省3.32万家规模(限额)以上企业调查显示,2020年全省有1.37万家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占41.4%;企业投入研发经费预计达550亿元,是1996年的45倍,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52%,比1996年高26个百分点。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

(四)产学研合作明显加强。产学研结合是科研成果由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乃至千家万户的重要一环。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促进产学研融通合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20年末,建成产学研协同的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36个。据统计,在2020年开展创新合作的6721户企业中,将高等学校作为合作对象的企业占31.1%,将研究机构作为合作对象的企业占17.2%;企业对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的外部研发经费支出分别为9.2亿元、3.9亿元,呈逐年增长态势。

(五)科技创新基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2020年末,全省已建成各类科技创新基地(平台)2053个,其中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79个;在川国家重点实验室14个,居全国第九;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装置)9项,居全国第三;建成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个、省级305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30个。各类创新基地(平台)在孕育原始创新、推动学科发展和解决重大紧迫需求方面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六)区域协同创新格局基本形成。成渝创新合作稳步推进,建立会商机制,签署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框架协议和科技专家库共用、成果转化共促、科技资源共享“1+3”合作协议。以科技创新产业园区为引擎策动区域创新发展,2020年末,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8个、省级18个,建成国家及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70个、农业科技园区62个、可持续发展试验区16个,成都高新区成功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绵阳科技城进入“1+5+2”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进序列,6个省级创新型城市启动建设,3个国家创新型县(市)加快发展,实现了与创新型城市、自主创新示范区互动互补、互联互通。



四、科技推动社会进步  支撑引领作用增强


 (一)科技创新筑牢抗疫防线。截至2020年末,疾病防治科技攻关持续推进,建成国家和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0家,建立涵盖1400余家医疗机构的协同创新网络。全省已分三批立项39个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攻关项目,支持经费达7510万元,研制出新能源移动P2+核酸检测车,5个检测试剂实现产业化,开展16种创新药物和4种仿制药物研发。

(二)科技创新推动脱贫攻坚。深入实施“科技扶贫”专项,探索“产业推动、企业带动、校(院)地联动、在线互动、创业拉动”科技扶贫模式,截至2020年末,四川累计建成34个科技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引导全省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龙头企业投身脱贫攻坚,助力392个贫困村、7180户贫困户、24540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组织省内外知名企业参与科技扶贫,建立完善“企业+科技+基地+专合组织+农户”工作模式,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共同发展。“四川科技扶贫在线”实现贫困地区全覆盖,截至2020年末,累计访问量超2525万人次,专家在线技术咨询累计65.5万人次,在线平台成为贫困群众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好帮手。2020年,落实科技扶贫产业项目200余项,新建科技扶贫产业基地67个,建成科技扶贫示范村30个。

(三)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经济增速换挡期,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2019年,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761亿元,是2000年的26.2倍;2020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7%,占规上工业比重为15.5%,比2020年高10个百分点。2020年末,全省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154户,是2009年的6倍;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02万亿元,是2009年的5.5倍,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3000亿元。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四川成为全国重要的动力设备制造基地和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轨道交通、航空与燃机、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正加快发展,全球约50%的笔记本电脑在四川封装测试。

(四)科技创新孕育新发展动能。“互联网+”行动深入开展,基于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的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成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有力支撑。企业规模持续扩张,贯彻实施大数据战略,关键技术不断突破,重要行业应用不断深化,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走向实用,催生了一批本土大数据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点加速形成,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工业“5+1”、服务业“4+6”、农业“10+3”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正向万亿元级迈进,高质量发展韧劲更足、后劲更强。新兴产业蓬勃兴起,新动能正在撑起发展新天地。

(五)科技创新推动国际交往。四川主动布局和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成功获批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科研合作水平持续提升。2020年末,四川与全球156个国家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拥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2家、省级64家,在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优势和特色领域,组织实施了一大批国家级、省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在川落户世界500强企业达到347家。引才引智工作成效显著,截至2020年末,累计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1489人,柔性引进“高精尖缺”国(境)外专家2244人次,全省工作许可在有效期内的外国人4451人,其中A类高端人才882人。出台《四川省“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成功举(承)办一系列与沿线国家的科技合作交流、论坛峰会等活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加快推进。

(六)科技创新增进民生福祉。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高水平供给得到加强,取得显著社会效益。信息惠民、“互联网+政务服务”等重大工程的实施,提高了便民服务效率和城乡基层治理水平。科普能力建设扎实推进,全面科学文化素质稳步提升。一大批瞄准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包虫病等重大疾病的创新型药物成功上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效果,围绕气、水、土污染防治的技术创新让人居环境大幅改善。(来源:四川统计)



  最新动态 more

Copyright © 2014-2023 四川省高端人才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2022013920号 站长统计

技术支持:四川银利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