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家科技奖四川获34项,这些新发明改变你的生活!
发布日期:2016/4/6 15:15:26 浏览量:5335
1月8日上午,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召开,四川代表队收获颇丰!一共拿下34个获奖项目,其中自然科学奖1项、技术发明奖7项、科技进步奖26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21项。
国家科学技术奖有多厉害?四川获奖项目将如何改变生活?川报观察为你独家揭秘。
四川获奖项目点击
可不要以为这些科技大奖离我们很远,有句话说的好:科技改变生活!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四川的获奖项目↓↓
项目一
精神分裂?一照磁共振就知道!
“磁共振影像学分析新方法及其对重大精神疾病机制研究”项目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也是本次四川获得的唯一一项自然科学奖。
目前,对于情绪、认知障碍,比如抑郁、焦虑等精神疾病,只能依靠医生的主观判断,而有了这个磁共振影像,就能够让精神系统得以显现,精神疾病也能够看得见摸得着了。
该项目主要完成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孙学礼介绍,这个项目可以对情绪、认知问题进行比较精准的医疗干预,让精神系统疾病像肿瘤、溃疡一样,在影像分析下无处可逃,从而能够对情感与认知疾病的治疗,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很酷炫有木有!认清原来看不见的盲区,消灭心理疾病,让人们的身心更加健康。
“这个项目为这个广阔、未知的领域打开了一扇大门,指明了方向,接下来,就是制定标准,然后拓展尽可能广阔的空间。”孙学礼说。
项目二
普通夹克一秒变羽绒服
“有机氟单体及高性能氟聚合物产业化新技术开发”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该项目主要完成人、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本忠介绍,氟聚物具有耐高温、耐腐蚀、透气不透水以及自我清洁等功能,是航空航天等尖端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也是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生物医学等新兴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所必需的关键材料。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在普通的薄夹克上凃一种含氟膜材料,夹克的保温效果马上就会变得跟羽绒服差不多。在环保方面,不少的空气净化器和口罩也开始使用含有氟材料的过滤层。
但由于有机氟产品生产工艺流程长、工艺复杂、副产物多、环境保护与安全运行的压力大。此前国内氟聚合物产品品种单一,高性能聚合物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中昊晨光实现技术突破后,不仅打破了进口垄断,还开始向欧美发达国家出口,近年来通过该项目的产业化,共实现销售收入超过40个亿,利税超过6亿。
项目三
黑夜成像360度无死角
“非制冷红外辐射热探测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主要完成人,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学院院长蒋亚东介绍,通过材料与电路的突破,让24小时成像成为可能。此前,这项技术都是被国外垄断的。
夜间成像有什么了不起?蒋亚东举了一个例子:这个成果可以应用在汽车上,不开车灯,在夜间照样行驶,路面情况看得一清二楚。
现在,成果转化正在进行中,跟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等企业合作,进行产业化生产。成果已经在安防监控、智能电网和车载夜视灯民用领域以及国防重点工程中应用,新增产值4亿余元。
蒋亚东说,该项目成果还可以用于医疗成像,对人体绝无伤害。还可以应用于森林防火,根据温度变化,还对可能发生的火警进行预警。
可应用领域众多,而且跟国外进口相比,性价比也很高。
由于一些项目涉及国家机密,川观君在这里就不对34个获奖项目一一详述,具体请登录http://www.most.gov.cn/mostinfo/xinxifenlei/gjkjjl/gjkjjlsj/201601/t20160108_123410.htm查看。
全国295个项目获奖
1月8日,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奖代表颁奖。新华社记者饶爱民摄
看完四川,再来看看全国。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国家科学技术奖就是我国的科技“琅琊榜”,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共评选出295个获奖项目和7名外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7项。
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予295项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较2014年减少了23项,体现了“提高质量、减少数量”精神。
(据央视客户端)
获奖人都多大年龄?
2015年度获奖项目第一完成人的平均年龄为54.3岁,主要完成人的平均年龄为47.6岁。其中,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潘建伟年仅45岁,刷新了2006年支志明49岁获该奖的纪录。此外,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最年轻的第一完成人都是39岁,科技进步奖最年轻的第一完成人38岁。
针对社会反映“经济效益虚高”、“应用情况不实”等可能存在的问题,今年首次组织对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的直接经济效益、应用情况真实性进行核查试点。
奖励多少钱?
最高奖的奖金可是有500万元人民币哟。相比之下,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奖金就少得多:一等奖为20万元,二等奖为10万元,特等奖为100万元。
今年最高奖为何空缺?
最受关注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空缺,这也是自2004年度之后的第二次空缺,去年该奖项颁给了位于咱们绵阳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于敏院士。
根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规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采取记名投票表决方式进行评审,获奖人选应必须由到会委员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含三分之二)通过。
据负责评审具体事宜的国家科技奖励办负责人介绍,这也是严格按照评选程序来的。有资格推荐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的机构和专家共有130多个。通过上述渠道推荐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候选人共有9名,第一轮评审从中选出3名候选人;在第二轮评审中,3位候选人的得票数均未过半,其中有的就差“一两票”。
“国家科技奖一直遵守‘宁缺毋滥’原则,最高科技奖更是如此,不能降格以求。”最高评审委会的专家经过讨论,达成共识:这3位候选人虽然都很优秀,但距离最高奖还有一定差距。
一位参与评审的专家表示,今后国家最高科技奖“空缺”可能会成为常态。
历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
科技的进步是国家的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强大推动力,有这样一批值得尊敬的科学家将毕生的心血投入国家的各项科研事业当中。
2000年度
吴文俊,中国数学机械化研究的创始人之一;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2001年度
王选,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
黄昆,中国固体物理学、半导体技术奠基人之一。
2002年度
金怡濂,中国巨型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2003年度
刘东生,中国环境学专家、地质学家、“黄土之父”;
王永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2004年度
最高奖得主空缺。
2005年度
叶笃正,著名气象学家;
吴孟超,“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2006年度
李振声,著名遗传学家、小麦育种学家。
2007年度
闵恩泽,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
吴征镒,著名植物学家,植物区系研究的权威学者。
2008年度
王忠诚,我国神经外科的开拓者之一;
徐光宪,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稀土之父”。
2009年度
谷超豪,享有国际盛誉的数学家;
孙家栋,“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
2010年度
师昌绪,被誉为“高温合金之父”;
王振义,内科血液专家、血液研究的领军人物。
2011年度
谢家麟,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吴良镛,被誉为“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
2012年度
郑哲敏,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
王小谟,“中国预警机之父”。
2013年度
张存浩,我国高能化学激光、分子反应动力学开拓者和奠基人;
程开甲,我国核武器发展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2014年度
于敏,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领军人物。
2015年度
最高奖得主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