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高校“量身定制”打造“人才引力波”
发布日期:2021/10/7 10:58:41 浏览量:4550
近日,在宜宾“大学城”各高校学生们陆续返校,开启了新学期的学习与生活。宜宾各高校着力人才资源就地转化,将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宜宾主导产业发展相结合,发挥专业特色优势,汇聚教学、科研创新思维、创造活力,为宜宾提升产业层次、壮大产业集群提供动力源泉。
纵深推进“科教兴市、人才强市”,争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副中心。目前,在宜办学高校已由2016年的2所增加到12所,今年秋期开学,宜宾在校大学生人数突破8万人。围绕宜宾产业布局,宜宾各大高校也积极推进建设产教融合特色校区。
四川大学宜宾园区:
提质培优 打造校地深化合作范本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是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大学,被誉为“中国西部第一学府”。
目前,四川大学宜宾园区已入驻机械工程学院、建筑与环境学院、轻工学院、电气学院等49个团队,与宜宾普拉斯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徽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宜宾龙头企业达成系列合作协议,建成15个创新平台,并成功孵化了宜宾博研互联、宜宾滕洋智能科技两家高科技企业。
据了解,宜宾的产业发展规划与四川大学一些优势专业的科研方向非常契合,四川大学宜宾园区将努力把四川大学的人才、科研资源更多地吸引到宜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
电子科技大学宜宾园区:
“双轮驱动”人才量身定制
电子科技大学宜宾园区落地宜宾以来,始终致力于为宜宾产业发展贡献力量,积极推动研究生毕业论文项目同企业的结合、落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培养专业人才。
今年,电子科技大学宜宾园区迎来了首届毕业研究生,共79人。目前,园区研究生院同包括朵唯、西南联盛、领歌在内的企业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议。
针对宜宾的产业发展现状,电子科技大学宜宾园区服务于宜宾的智能终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产业发展,为新进的研究生制定了相应的培养方案,积极推动电子科技大学的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以及软件工程、软件应用的落地,让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宜宾的产业发展更好地结合,同时让宜宾的产业发展能够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助力,进一步促进宜宾市的“双城”经济、“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的落实。
西南交通大学宜宾研究生院:
赋能宜宾产业发展
近日,在西南交通大学宜宾研究生院的新能源再生及传感器自供电研究中心,该校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团队正在利用力学测试与模拟实验平台,通过模拟真实环境下的实验条件,对装置的性能进行测试,以解决轨道交通路面等振动环境下的传感器自供电问题。
西南交通大学新能源再生及传感器自供电研究中心的研究领域包括机械设计和再生能源自供电研究、陆地交通再生能源自供电低功耗传感器研究以及新能源智能车辆及环境感知研究。目前,该中心已与四川省中车铁投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川南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等开展深度合作,为企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供优化方案。
目前,西南交通大学宜宾研究生院先后引入了交通运输、信息科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的10支科研团队,近80人入驻宜宾。其中有3名博士后、10余名博士等高精尖人才。目前,该校已与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宜宾林竹产业研究院、四川苏格通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朵唯智能云谷有限公司等企业,在智能制造、安全运维、人才培养等方面有合作。
接下来,该校将加速推动竹产业精深加工等科研成果在宜宾的落地转化。同时,结合宜宾产业布局,加大对新材料、智能终端、轨道交通等方面研发团队的招引力度,特别是利用好宜宾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更多的博士后到宜宾来。
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
做好学教研产城融合“大文章”
新学期,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在专业设置有了新的变化。该校对标宜宾发展,增加了3个新的专业,主要是以新能源、新材料和计算机为主,培养高端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同时,对标对表设置了一系列专业,瞄准宜宾作为全国首批、西南唯一的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和长江首城的作用和地位,建设国家现代产业技术学院,与宜宾科技发展和大学城发展同频共振。
在招生规模和办学质量上,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今年秋期也有新突破。该校区坚持办学专业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设置,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今年秋期,学校招生范围由2020年的四川、河北、安徽、河南、湖北、重庆、云南、甘肃8省市的基础上,增加了贵州、湖南、江西和山东,招生规模也由去年的1860人增加到2290人。
下一步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还将在成果转化、研究生培养等方面着力,打造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结合宜宾的发展和建设,做好学教研产城结合这篇“大文章”,立德树人,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好务。
西华大学宜宾校区:
培养紧缺型人才
入驻宜宾大学城以来,西华大学宜宾校区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注重新兴产业发展支撑,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间的结构平衡和良性互动。
目前,西华大学宜宾校区已入驻计算机学院、外语学院、材料学院、汽车学院、土木学院等16个学院。该校区开设的数字媒体艺术、新能源汽车、新纳米材料、智能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等5个专业是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以学校传统学科为基础,为新业态、新技术发展培养急需紧缺人才的新兴专业。
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
中国白酒人才培养的摇篮
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作为宜宾“双城”建设引进的第一所大学,现已拥有包括生物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等11个学院约2万名师生。
近年来,该校区大力实施“研学结合、产教融合、特色发展”战略,积极服务宜宾“学教研产城一体化”建设,助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专业、行业、企业”三业贯通,书写了“无中生有”“有中出新”的校地合作、产教融合新模式、新篇章。
四年来,该校区已培养覆盖白酒全产业链生专业学生1.8万余人、白酒企业技术人才1500余人。中国白酒学院的建设,有效整合了酿酒教育、科研优势资源,形成了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生产管理、文化传播为一体的覆盖白酒全产业链的创新生态体系。
学校还重点打造了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为主干的食品与轻工学科群,强力支撑食品与白酒产业发展;以“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为核心的化工材料类优势学科群,服务化工新材料产业;以“艺术设计”等人文社科类学科为核心的文旅类学科群,服务文旅产业发展……通过创新学科组织模式,以专业群对接产业群,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带动区域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撬动校地企三方产业合作链、配置创新链和人才供给链的全面贯通融合。
成都工业学院宜宾校区:
根植地方 建产教融合特色校区
百年老校成都工业学院入驻宜宾一年来,学校强化合作共建,以宜宾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设置特色产业学院和特色专业,目前,学校已开设了智能制造、汽车服务、物联网、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人工智能等16个专业。
成都工业学院宜宾校区还与宜宾多个社区共建志愿者服务基地、打造戎青科普大篷车、组织了9支志愿者服务队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与市科技局、市工业和军民融合局、市应急管理局、五粮液集团、朵唯集团、凯翼汽车、同济汽车研究院等达成了产学研合作意向或签订具体合作协议。
未来,学校将紧紧围绕宜宾市‘8+2’产业布局培养相关专业人才,助推宜宾产业发展。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宜宾校区:
特色专业优势 助力宜宾“走出去”
“推行产教融合,与地方积极合作,打通融合渠道,实现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宜宾校区致力于为宜宾“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提供独具特色的“外语+”服务。
今年,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宜宾校区新增了大数据和国际商务专业,紧密结合宜宾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推产教融合。
作为文科特色类院校,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宜宾校区将继续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下功夫,努力实现校区的跨越式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对外开放战略贡献智慧力量。
(来源:三江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