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才工作巡礼|绵阳:天下英才聚绵州 建功立业“科技城”
发布日期:2021/12/30 0:25:34     浏览量:2613

6377544332866959817175891.jpg


天下英才聚绵州 建功立业“科技城”

 

11月18日,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四川有6人成功当选,其中半数在绵阳。至此,科技城人才公园的院士广场上,“星光柱”的数量达到30。这是中国唯一科技城的骄傲,是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瞩望。

近年来,绵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勇担中国科技城建设使命,树牢抓人才工作就是抓创新、抓发展的理念,以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建设为引领,以打造国防科工人才高地为重点,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造活力,厚植人才沃土,着力打造让各类人才梦想成真、人生出彩的创新创业高地。截至目前,全市人才总量突破80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24.1万人。

加强制度供给

涵养人才发展源头活水

政以才治,业以才兴。近年来,绵阳加快构建联动高效的人才工作目标体系、政策体系和制度体系。着眼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发展“一盘棋”,制定人才发展总规划和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专项规划,标清发展时间表、路线图。

“不漫无目的大撒网”“不简单许诺物质条件”,绵阳紧密结合实际,坚持需求导向,5年投入3亿元用于人才发展。聚焦全方位引进、培育、用好人才,聚焦全链条、全领域、全方面,出台加快建设西部人才强市意见“管总”政策,配套制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工作管理、金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等19个支持政策,构建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体系。

在绵阳,市委“定期议才”、每年坚持高规格召开全市人才工作会议、高层次人才代表座谈会,市领导联系科研院所和高校已成常态。在绵阳,人才工作形成了“大格局”,组织部门牵头抓总,29个市级部门分工负责、13个县(市、区)、园区衔接联动、13个驻外高层次人才联络站协同、9家市级人才金融特色机构助力、用人主体全面参与。

实施四大行动

聚天下英才共建绵阳

区域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谁赢得了人才,谁就赢得了发展先机。近年来,绵阳深入实施科技城博士集聚行动、“千英百团”聚才行动、“科技城人才计划”引才行动、“绵州育才计划”育才行动,大力引进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

 全球青年学者论坛绵阳科技城专场活动.jpg

全球青年学者论坛绵阳科技城专场活动

2021年9月8日,全球青年学者论坛绵阳科技城专场活动与第九届科博会交相辉映,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的30余名博士研究生齐聚绵阳。“我愿当好科技城博士招引大使,为绵阳引进青年科技人才贡献力量”,川渝博士联合会陈华强表示。绵阳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响亮提出,大力实施科技城博士集聚行动,今年以来已引进博士研究生400余名。

四川东材集团引进树脂新材料行业领军人才团队,成功研发PVB树脂及胶片生产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于2020年5月投入试生产,正式投产后产值将达3.4亿元。

2018年以来,绵阳大力实施“科技城人才计划”引才行动,支持高层次人才团队带项目、带资金、带技术来绵创业,支持重大招商项目和大企业大集团成建制引进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团队,对入选人才团队给予最高2000万元持续资助,共支持引进团队144个,资助资金1.575亿元,共集聚创新创业人才1640名,入选人才企业新增税收7.6亿元。

2020年“科技城人才计划”线上云答辩.jpg 

2020年“科技城人才计划”线上云答辩

此前,绵阳以“千英百团”聚才行动为牵引,紧扣人才创新创业全生命周期保障,实施了“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涌泉团队资助计划”“科技创新平台和团队资助计划”“优秀企业家培育计划”“人才服务脱贫攻坚”等5大计划,以及融合人才、团队、平台、学科、项目“五大支持计划”,带动全市创新生态升级提档。

“愿得此生长报国,用自己的生命,一生磨一剑”,从普通工人成长为大国工匠的九洲技师学院副院长游洪建,在荣获被誉为“工人院士”的中华技能大奖后感言。

近年来,绵阳市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社会事业需求,实施“绵州育才计划”育才行动,按照杰出、领军、青年三个层次,分置创新、创业、名医、名师、工匠、文化等14个类别,竞争性遴选培育人才。截止目前,共遴选培育各类高层次人才155名。

深化体制改革

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热情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服务“国之大者”,助力国家进一步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是绵阳必须履行的职责使命。

“由我们研制的隔离器,助力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自主交会对接,并促成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为整机在太空中正常工作提供保障。”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所隔离器项目负责人自豪地说到。

从雷达到火箭,从“神舟三号”到“天舟二号”,从大飞机到“天问一号”……“绵阳制造”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中屡屡建功。

 2018年7月18日,全国科研人员增收试点工作推进会在绵召开.jpg

2018年7月18日,全国科研人员增收试点工作推进会在绵召开

绵阳深知,只有最大限度地为科技人才“松绑解套”,才能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作为全国首批科研人员激励计划试点城市,绵阳大胆推进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完善科研人员多元化激励方式、探索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分配模式……

“过去我们把成果写成文章,现在成果面向市场、面向企业,与市场主体的联系更紧密了,科研团队创新活力也更足了。”西南科技大学教授常冠军说。今年5月,他主持研发的一项技术成果成功转让,转让收益的80%归成果完成人所有。西南科技大学开展的这项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已累计促进33项成果转移转化。

为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绵阳探索形成了一套科技成果对接机制。目前,全市有国省级技术转移中心11家,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企业91家,创业服务、融资担保、科技中介等服务机构更是数以百计。

在众多科技服务机构中,设在绵阳的国家两用技术交易中心是最具影响力的平台。5年来,中心累计整合科技成果3.1万余项,聚合各类专家人才1500人。2020年10月,中心在重庆市北碚区设立了分中心,服务成渝绵创新“金三角”建设。

构建融合平台

汇聚人才创新强大合力

人才平台不仅是绵阳招揽八方人才的“梧桐树”,也是成就人才事业的“大舞台”。绵阳充分发挥科研生产优势,整合资源建好平台,破解创新要素分散、转化渠道不畅等问题。截止目前,已建成省级院士产业园4个、省级融合人才创新创业基地5个、省校(院企)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2个。

2020年6月29日,中国首家民营飞行学院——绵阳飞行职业学院揭牌仪式在北川羌族自治县隆重举行,北川有了第一所高校,将迎来师生2万余名。此前,投资15亿元的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梓潼校区、占地500亩的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安州校区相继建成投用,一个又一个县市区拥有了高校。

近年来,绵阳深入贯彻省校合作战略,大力实施“一县一大”高校培育行动,加快院校引进和建设,推动以校兴城、以城助校,促进创新资源均衡配置,优化全市人才布局、提升人口结构、增强发展后劲。截止目前,在绵高校总数达到15所,全市在校大学生人数达15.16万人。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绵阳大力汇集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高层次专家人才,以股权、项目等为纽带,吸引科技创新人才共同创业。全市国省创新平台达到193家,荣获国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励132项。

作为本土龙头企业,银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建立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人才创新平台,大力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和团队,释放顶尖人才红利,促进知识技术转化和科技成果转化,共同完成多个国家重点研发项目。

2020年,绵阳试点推行支持人才“揭榜挂帅”,搭建“中国科技城人才俱乐部”等平台,促成29家企业与院所高校开展技术合作,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36人,破解技术难题32个,涉及资金1.2亿元。

此外,绵阳还积极构建“苗圃+孵化器+ 加速器+园区转化”的孵化体系,形成“链条式”科技企业孵化平台,建成科技企业孵化机构6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稳定在1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446家。

提升服务“温度”

打造一流人才发展生态

“先落户、后就业,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升到100万,绵阳真是太有亲和力了。”参加2021年科技城实习生计划的硕博人才纷纷点赞。

让引进人才在绵阳“落户扎根”,只是全面优化人才服务环境的开始。绵阳建成“科技城人才”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升级“绵州英才卡”服务制度,为115家用人单位的683名持卡人才提供子女就学、家属就业、医疗保健等优待,扎实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着力营造“近悦远来”的良好人才环境,让各类人才在绵阳这块创新创业热土上发展有空间、事业能出彩、生活更舒心。

2018年,绵阳出台《金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十条措施》,组建9家人才金融特色机构,研发22款人才金融专属产品,打造“绵州金英荟”人才金融对接平台,推动解决人才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累计助力人才融资7.8亿元。

 中国(绵阳)科技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jpg

中国(绵阳)科技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2020年,中国(绵阳)科技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被评为全省第一批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经过两年多以来的培育,产业园已逐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功能配套、特色鲜明的绵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群,集聚起29家优质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为京东方、长虹、九洲等用人单位提供顶尖人才获取和劳务派遣、培训、人事代理等服务。截至目前,产业园共向用人单位输送各类人才55000余人次。

此外,绵阳还常态化举办中国(绵阳)科技城人才之夜、中国(绵阳)科技城融合人才峰会、绵州英才荟等重大人才活动233场。2019年4月23日,话剧《国魂》和《“两弹一星”精神珍贵实物展》在中央党校成功展演。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社会共识。

踏上新征程,绵阳在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凸显。绵阳将聚力打造国防科工人才高地,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团结引领各类人才在绵州大地上尽情释放创新智慧和创业激情,为全面建设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提供强大人才支撑。(供稿:绵阳市委组织部)

 


  最新动态 more

Copyright © 2014-2023 四川省高端人才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2022013920号 站长统计

技术支持:四川银利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