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才工作巡礼|资阳:实施“人才安居” 筑牢“成渝中坚”
发布日期:2021/12/30 2:02:31     浏览量:2564

6377544332866959817175891.jpg


实施“人才安居” 筑牢“成渝中坚”

 

近年来,在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背景下,在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进程中,面对成都、重庆两个特大中心城市快速发展产生的“虹吸效应”,资阳市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人才雁阵”、如何做强“成渝中坚”人才支撑?这,成为近年来资阳市面临的时代课题和发展难题。

立足区域发展,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资阳市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俊才聚集、俊才培育、俊才创业、俊才支撑、俊才激励“五大工程”为统揽,聚焦人才的引、育、用、留,大力开展“人才安居”,全市人才工作呈现出可喜局面。特别是中国牙谷“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工作做法和资阳市“医联体”建设促人才协同发展模式,在2020年全省人才工作会上作经验交流,“人才安居”工作经验入选全省人才工作创新发展典型案例。

积极引才聚才

优化人才“蓄水池”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资阳市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认真谋划人才工作。始终坚持刚柔并举,以“组团、定向、公开”引才三模式,持续加大人才集聚力度。截至目前,全市人才总量达到18.69万人,较五年前增长10.3%。

围绕公开引才,紧扣现代产业发展急需,编制《现代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开展“春风行动”、牙谷专场招聘会、空中双选会等各类招聘活动200余场,引进产业急需紧缺人才2万余人。

 付小兵、康振生、李克强等54名院士(专家)出席两院院士(专家)资阳行座谈会.jpg

付小兵、康振生、李克强等54名院士(专家)出席两院院士(专家)资阳行座谈会

围绕定向招才,举办院士(专家)资阳行活动,付小兵、康振生2个院士项目推进有力;打造“周末工作室”、专家工作站、博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15个,错峰使用口腔医药、装备制造等领域专家人才400余名。

围绕组团聚才,定期开展面向全国公开引才、急需紧缺选调生、人才引进高校行等招才引智活动,组团参加知名高校四川人才活动周、蓉漂人才荟、重庆英才大会,集聚高层次人才1425名,每年同比增长10%以上。

一系列引才聚才举措的推行,让资阳市的人才“蓄水池”始终活力满满。

广泛育才助才

跑出人才“千里马”

坚持三向发力、多元提能增干,从“赛事活动、重点计划、体制改革”等方面广泛育才助才,发现和培养更多的“千里马”,全市呈现出人才“万马奔腾”的可喜局面。目前,资阳拥有资阳籍院士7名,以及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天府青城计划、天府特聘专家等国省级人才60名。

 康振生院士查看安岳柠檬生长情况.jpg

康振生院士查看安岳柠檬生长情况

以赛育才——组织开展西部农民工返乡创业大赛、“资阳工匠杯”技能大赛、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活动,通过技术比武、以赛代育等方式培养发现人才500余名,100余名人才在国省大赛中脱颖而出。

以评育才——实施领军人才计划,优化领军人才遴选支持机制,每两年开展一次创新领军人才、创新型企业家、农业大师等10类领军人才评选,141名人才获评市级领军人才。

以改育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出台人才引育用留等13项高层次人才新政,10家医院与华西等知名医院结成“医联体”,安岳成功申报省级人才工作备案先行区,人才政策比较优势逐步显现。

其中,资阳市探索创立的“医联体”模式,成为资阳市促进人才共引共用的亮眼之笔——着眼解决本地医疗卫生技术差、实力弱等问题,积极引入成都优质医疗资源,以人才共引共用促进医院联体共赢。建立增量分成利益联结机制,全市10所医院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等一对一合作,引进21名核心管理人员全职“在位”管理,委任其为院长、副院长,推动医疗服务量年均增长11.35%;通过“项目打捆投放”“以奖代补”等方式,深化科研项目合作,支持重点专科建设和医院等级创建,实施新技术新项目162项,新增省级重点专科7个,4所医院成功创建三甲医院;支持医院薪酬制度改革,配套出台引才留才新政,借力合作办医品牌开展招才引智,发放医院引才资助500余万元,撬动10家医院投入引才育才资金1500万元,新增硕博士284名,柔性引进180余名专家人才;实施科室“双主任制”,柔性引进32名专家担任“第一主任”,赋予其管理权力,推动科室对标建设。深化人才培养“传帮带”,推动共建专科、学术联盟27个,联合培训4700人次,晋升主任医师233名。

“在家门口就可以有华西专家看病,不用再辛苦跑成都的大医院了!”市民对本地医院的认可,也是对“医联体”模式下资阳专家人才队伍构建和培育的认可。

科学用才兴才

打造人才“聚能环”

让人才专心干事创业,让“英雄有用武之地”,让人才发挥更大作用,这是资阳市科学用才兴才、打造人才“聚能环”的重要举措。始终坚持事业为上,从“校地合作、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三板块着力,打造智汇平台,“中国牙谷”发展日新月异,西南最大电商物流产业园落户资阳,柠檬产业技术研究院、天然产物研发中心等从无到有,成资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经验被省委办公厅刊载,2020年资阳首次跻身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资阳市人民政府与四川音乐学院签订共建天府国际艺术城(成都美术学院)战略合作协议.jpg

资阳市人民政府与四川音乐学院签订共建天府国际艺术城(成都美术学院)战略合作协议

深化校地企地开放合作,口腔职业学院、环境科技职业学院等3所高校加快发展,成都文理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在资新建分校,全市在校大学生首次突破3万人。

开展区域协同联动创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资阳分中心落地运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资阳协同改革先行区创新发展,推动建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四川省(资阳)电子信息产业成果转化基地等国省级科创平台7个,孵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型中小企业等载体126个。

 资阳市临空经济区产业孵化中心.jpg

资阳市临空经济区产业孵化中心

加快产学研用平台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引领产才融合,运用四川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资源,建成专家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创新创业园等创新平台45个,孵化培育重点企业133家,126个“资阳造”产品投入市场。

悉心爱才敬才

留住人才“金凤凰”

平台吸引人才,环境打动人才,服务温暖人才。

围绕打造良好人才生态,资阳市始终坚持筑巢引凤,以“专业化、定制化、精细化”留才三举措,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打造宜居宜业的“人才磁场”。

实行专业化服务——建强高端人才服务中心,打造人才之家,落实“窗口”单位人才服务专员,定期开展人才工作者专题培训,形成一支“服务人才的人才”高素质专业化队伍,提高人才认同感。

实行定制化服务——建立市级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和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全面推行“资阳俊才卡”制度,配套落实8类28项服务,用心用情解决人才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关键“小事”,提高人才获得感。

实行精细化服务——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市、县(区)领导班子成员常态联系、走访慰问专家人才2600余人次;打造“资阳俊才”精细化服务平台,链接54个单位为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大力推进人才安居工程,出台高层次人才住房公积金专项政策,建成人才公寓1465套,提供拎包入住环境,提高人才归属感。

与此同时,围绕“创造拴心留人条件”,资阳市切实加大财政投入,积极探索“人才安居”新模式,努力营造“近悦远来”良好氛围——

 中国牙谷科创园人才公寓.jpg

中国牙谷科创园人才公寓

创立“企地合作+公司运作”模式。引入项目公司共建人才公寓,投入9.5亿元在资阳高新区、临空经济区布局建设中国牙谷人才公寓、临空人才公寓共计2159套。建立市场化机制,委托专业公司管理运营,研究制定人才公寓企业员工租赁补贴实施细则、租售管理办法,按人才类别实施差异华减免政策,专家人才拎包入住、急需人才减半入住、技能人才减免30%入住。

创立“园区建设+定向租赁”模式。针对建设用地紧张的企业,高新区出资为企业定向建设人才公寓或提供定向租赁住房,投入5700万元建有定向人才公寓68套、定向租赁公寓256套,有效满足四川现代、百威啤酒等重点企业人才的住房需求。

创立“政策支持+自筹自建”模式。针对人才聚集园区各企业以及偏远乡镇学校医院高层次人才的住房需求,利用企业自身存量土地,自筹自建人才公寓,撬动口腔职业学院等7家单位建成人才公寓219套,让人才安心乐业。

“良禽择木而栖。要想栽下梧桐引来凤凰,必须持续优化敬才重才的社会环境、识才用才的工作环境、优才留才的生活环境,营造居者自豪、来者留恋、闻者向往的良好生态!”来自四川瑞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余苗苗,就是吸引到资阳来的“金凤凰”之一。

余苗苗所在的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是资阳高新区中国牙谷的招商引资企业,主要研发、制造、销售中高端义齿等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器械。2019年6月,她从广东带领技术团队入驻资阳,公司生产销售业绩很快实现显著提升:“产品越来越得到市场认可,业务量比来之前翻了好几番!”在谈及资阳对人才环境、人才服务方面,她由衷感叹:“我们的工作地离城区有一定距离,但高新区给我们在公司附近提供了人才公寓,条件好,避免了我们每天上下班在路上奔波浪费时间。”“我带过来的技术团队全部是外地人,现在大家吃住在人才公寓,工作在公司一线,成为工作生活中最亲密的伙伴,非常给力!”“人才公寓里住的大部分是年轻的高素质人才,大家比较谈得来,氛围比较好,感觉挺好!”

引天下英才而聚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如今,资阳市人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引才聚才效应不断凸显,人才汇聚的热潮正在形成,智力引擎动能澎湃,为资阳勇担“成渝中坚”使命、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供稿:资阳市委组织部)

 


  最新动态 more

Copyright © 2014-2023 四川省高端人才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2022013920号 站长统计

技术支持:四川银利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