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才工作巡礼|省委宣传部:为推动文化强省建设集聚更多优秀人才
发布日期:2021/12/30 10:14:53     浏览量:3127

头图.jpg


为推动文化强省建设集聚更多优秀人才

 

千秋伟业,人才为先。

12月16日出版的第24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伟大事业呼唤人才,伟大时代造就人才。近年来,省委宣传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人才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党管宣传、党管人才,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实施重大工程,积极营造舆论氛围,全省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发展态势。

建强阵地,注重引领

从顶层设计上激发人才活力

12月20日,四川省文联2021年度百家“推优工程”发布会在成都举行。来自四川省美术、戏剧、音乐、民间文艺、摄影、书法、舞蹈、曲艺、杂技、电影、电视,文艺评论等12个门类共100件优秀原创文艺作品获得表彰。百家推优工程自2017年实施以来,已连续实施五届,推出近500件优秀原创文艺作品、500多名优秀本土艺术家,已成为文艺工作“出作品出人才”的孵化摇篮。

发展靠人才,这已经成为全省宣传思想战线的共识。

搭建人才成长平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从人抓起,让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通过构建成长平台、强化项目孵化、发挥评奖激励等方式,培养了一批在省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学术领军人物,一批年富力强、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一批锐意进取、朝气蓬勃的青年科研和教学骨干,为加快构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提供了有力保障。

出台人才培育政策——近年来,通过实施振兴四川影视和振兴川剧、曲艺等,加大文化艺术领域专业人才培养和支持力度,推动文艺川军队伍不断壮大。印发《四川省振兴川剧和曲艺工程实施方案》,举办青年川剧演员比赛、川剧节、川剧电视大赛等活动,培养了一批优秀川剧人才,先后有3人获中国戏曲梅花奖。实施“筑巢引凤”计划,引进一批知名影视企业,培育全产业链影视人才,以“五朵金花”编剧等为代表的影视领军人才不断涌现。开展文艺精品奖励扶持,对获得“荷花奖”、“梅花奖”等国家级奖项的文化文艺人才给予适当奖励,激励文化艺术人才创作更多精品力作。“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了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该负责人表示。

制定队伍建设战略——四川省在大力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实施振兴四川出版战略中,注重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引进和集聚了一大批优秀新闻出版人才。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推动四川出版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如何锻造新时代出版川军作出顶层设计。加强出版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培训,针对近3000名一线编辑,按照图书、社科期刊、自科期刊等不同特点开展分层分类培训,支持指导各出版集团和较大出版单位,以业务沙龙、专家讲解等多种方式培养人才。推出一批先进代表,激励出版人立足行业奋勇争先、建功立业,3人获中国出版政府奖、2人入选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92人获省级表扬,各层次人才数量稳步增加。

加强扶持,强化激励

多领域人才涌现,服务发展大局

12月15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十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暨中国新闻奖颁奖会15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会议代表,向他们表示诚挚问候和热烈祝贺。

 四川日报记者王眉灵、王云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jpg

四川日报记者王眉灵、王云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四川日报记者王眉灵、王云分别作为一等奖获奖代表参加了本次中国新闻奖颁奖会,成为了四川媒体人的骄傲。

“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相关负责人透露,四川主动适应媒体融合发展新形势,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大力推动主力军进入主阵地,已全面建成185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培养了一大批全媒型、专家型人才。

其中亮点颇多。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率先在全国开展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分类实施人才引进,定期开展面向全国一流高校的校园招聘和集中社会招聘,对干部员工实施全覆盖培训,创新推进“双通道”建设,专业人才成长通道大幅拓宽,干事创业积极性充分迸发。四川广播电视台强力推动融合发展改革,打破体制身份差异,建立递进人才培养体系,着力“首席”人才选拔,激活人才动力。

 我省开展县级融媒体中心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培训.jpg

我省开展县级融媒体中心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培训

目前,四川省两大主流媒体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共有40余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方面,四川已初步建成一支7800人左右的县级融媒体中心人才队伍,涵盖管理运营、内容生产、技术维护等方面人才,累计为3100多名从业人员发放培训合格证。

社科理论人才也是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四川着力加强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建设,建成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10所、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1所,7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以及88个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高水平研究团队52个,直接培养高水平社科理论人才1000多人。

通过社科评奖激励社科理论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4次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由省政府表彰奖励获奖成果1600余项、获奖作者5000余人,评选刘诗白等4名社科杰出贡献专家,极大激励了全省社科理论人才的科研热情。截止目前,四川社科理论工作者约40万人,其中“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3名。

文化川军同频共振。目前,四川省担任国家级协会主席团成员的文艺家6人、国家级协会理事(委员)54人,居全国前列。出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意见》,围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17项重点工程,不断夯实研究阐发和教育普及的人才支撑。

强化统筹,完善机制

着力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四川省重大文化工程《巴蜀全书》子项目《汉语大字典》.jpg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四川省重大文化工程《巴蜀全书》子项目《汉语大字典》

有了人才的支撑,四川宣传思想战线近年来结出累累硕果。1000余种出版物、项目荣获国家各类奖项和推荐目录,其中《古路之路》等9种图书入选中宣部重点主题出版物,《格萨尔王大全》《科幻世界》等21种图书、音像制品、期刊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和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十八洞村》等8部影视作品、《云中记》等2部文学作品、《红军花》等2部舞台艺术作品、《蜀道》等2首歌曲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蘑菇圈》《将进茶—周啸天诗选》获得鲁迅文学奖......

人才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环境。省委宣传部全面落实人才工作主体责任,加强全战线人才工作统筹谋划,不断建立健全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大力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

依托中央和省委各类高层次人才项目评选,不断拓展人才工作视野,积极争取有关方面支持,着力选拔培养一批政治坚定、造诣高深、成就突出、影响广泛的高层次人才。推荐15人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哲学社会科学类、文化艺术类)、26人入选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8人入选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牵头评选“天府青城计划”天府文化领军人才41人。

同时,四川认真做好人才服务管理工作,落实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工作制度,经常性开展走访慰问,切实把省委对人才的关心关爱落到实处。大力支持各类人才参与重大决策咨询、承担重大课题研究,主动吸纳有关人才参与重要活动策划、开展专项工作评审。按照中央、省委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有关要求,研究制定新闻、出版、政工职称申报评审条件,进一步规范评审工作流程,推动职称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5600余人获评新闻、出版、政工高级职称。

大力推动宣传干部培训基地建设,举办培训班130余期,培训各类干部人才2万余人次。加强对基层人才的关爱,在新闻职称评定、人才培养工程、教育培训等方面给予倾斜,配合开展深度贫困县千名紧缺专业人才培养行动,协调安排20余名同志到省直宣传文化单位研修学习,有效激发基层人才工作动力和热情。(供稿:四川省委宣传部)

 


  最新动态 more

Copyright © 2014-2023 四川省高端人才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2022013920号 站长统计

技术支持:四川银利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