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引力场” 让人才与绵阳共成长——绵阳市举行“科技城人才日”启幕暨绵阳科技城人才发展集团揭牌仪式
发布日期:2023/2/1 11:37:07 浏览量:2105
“科技城人才日”启幕暨绵阳科技城人才发展集团揭牌仪式举行
于立军、曹立军共同揭牌
王琪、邓建军、唐立、蒙大桥、李国贵出席
李云主持
11月18日,“科技城人才日”启幕暨绵阳科技城人才发展集团揭牌仪式举行。四川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于立军,省委常委、绵阳市委书记曹立军共同揭牌。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琪、邓建军、唐立,中国科学院院士蒙大桥,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公务员局局长、省委人才办主任李国贵出席。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云主持。
上午10时30分许,于立军、曹立军共同为绵阳科技城人才发展集团揭牌。
曹立军在致辞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绵阳人才事业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说——
今年以来,绵阳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在省委组织部的关心支持下,大力实施人才兴市战略,坚持多方引才、科学育才、以诚留才,打出招才引智的“组合拳”,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提供了坚强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党的二十大强调,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绵阳作为中国唯一科技城,国家赋予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的时代使命,四川赋予了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的光荣任务。迈步新时代新征程,绵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
我们将统筹推进人才“引育用留”一体发展,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优化人才发展平台、做好人才服务保障,让各类人才在绵阳创新有条件、创业有机会、创造有空间,切实把聪明才智融入绵阳改革发展的火热实践,在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中成就人生、铸就辉煌。
仪式上,曹立军为首批绵阳市科技顾问王琪、邓建军、唐立、蒙大桥颁授聘书。绵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莫怀学推介绵阳市“人才十条”政策实施细则;市委常委、副市长梁磊宣读招才引智成果和人才政策资金兑付有关事项,并为资助代表颁授资助资金牌;用人单位及人才代表发言。
西南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波,惠科公司副总裁李广圣,绵阳市领导郑志恒、姚永红、刘海昌、李栋,今年绵阳市新引进人才代表,在绵科研单位负责同志,部分高等学校、市属学校、医院和国有企业、招商项目、民营企业负责同志,以及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县(市、区)党委书记、各园区党工委书记等参加。
新闻多一点
政策
“人才十条”新政发布
开创新时代绵阳人才工作新局面
此次绵阳市“科技城人才日”启幕暨绵阳科技城人才发展集团揭牌仪式中,绵阳“人才十条”政策正式对外发布。据绵阳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政将大力实施“人才兴市”战略,设立10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全市上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人才工作,奋力开创新时代绵阳人才工作新局面,未来,一大批海内外英才将齐聚科技城。截至目前,全市共引进各类人才1.6万余名,是过去两年引进人才数量的总和。
拿出“倾心引才”的诚意。大力引进产业人才,支持人才团队带项目、带资金来绵阳创办科技型企业,支持重点企业引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团队,对入选团队给予最高2000万元资助;大力引进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对在绵单位新增两院院士和国家级科技领军人才,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对担任绵阳市科技顾问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以市委、市政府名义给予综合支持。对在绵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的,给予每年最高30万元资助;大力引进青年人才,对在绵单位全职引进的高校优秀毕业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给予最高50万元安居补助。对特别优秀、特别紧缺的人才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直接引进。谋划“悉心育才”的行动。实施博士后专项培养行动,对博士后“两站一基地”给予最高40万元资助,对进站的博士后给予最高10万元资助,对成效突出的,给予最高60万元资助,对出站后留绵工作的给予最高40万元安居补助;实施领军人才培养行动,重点选拔培养学术技术处于领先水平,在推动重大战略、重大产业、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业绩卓著的领军人才,对入选人才定制服务、跟踪培养,给予资金激励、岗位优待;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行动,对参加省级及以上技能大赛获奖的高技能人才,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行动,出台支持全科医生、乡村文艺人才等队伍建设的专项政策,为乡村振兴一线培养紧缺人才。构建“精心用才”的制度。完善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支持制度,进一步畅通人才创新创业渠道,支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在“双创”中发挥示范引导作用,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健全科研院所及高校年薪制度,探索市场化人才激励机制,支持市属科研院所及高校参考行业内人才的市场价格及其他事业单位同类人员薪酬水平,对高层次人才实行年薪制;优化金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制度,升级人才创新创业金融生态,对人才和人才创办的企业,通过强化股权投资、加强信贷保障、建立“人才金融超市”等方式,更好解决人才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打造“真心爱才”的生态。在人才安居方面,加快建设1万套可“拎包入住”人才公寓。符合条件的人才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由6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是全省最优;在生活服务方面,向符合条件的人才颁授“科技城人才卡”,持卡人才在子女就学、配偶就业、医疗保健、交通出行、文化休闲等方面享受一流优待;在氛围营造方面,打造科技城人才峰会品牌,对科研院所、高校、学术机构、行业组织等在绵举办国际性、全国性高端科技、学术交流活动的,给予最高100万元资助。
“我们将持续落实运行高效、全程闭环的政策兑现制度机制,全面推动‘人才十条’系列配套实施细则落地变现。同时,将与时俱进完善政策,持续释放政策‘磁场效应’。希望广大人才朋友在成就绵阳建设中国科技城、打造成渝副中心的同时,成就自我、圆梦绵阳!”
活动
“空中双选会”开播
绵阳4981个岗位任你挑
11月18日,“科技”绵阳 “城”纳贤才——绵阳市2022年下半年招才引智“空中双选会”成功举行,吸引了30.7万人次在线观看。
绵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莫怀学用“四城”作为关键词,通过线上平台向大家推介绵阳。他指出,绵阳求贤若渴,爱才惜才,今年重磅推出了“人才十条”新政,包括设立10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给予优秀人才最高50万元安居补助、加快建设1万套“拎包入住”人才公寓等含金量很高的系列人才“大礼包”,为各位“千里马”来绵干事创业解决后顾之忧。今年上半年,绵阳共引进各类人才1.6万名,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莫怀学表示,今年下半年,绵阳全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政事业单位、重点企业等用人单位为各类人才提供4981个岗位。特别是为了让人才“少跑路”,在“空中双选会”的基础上,绵阳组建了17支招才引智小分队还将分赴全国重点城市,开展“带岗上门”和“带编进校”引才活动,与人才面对面交谈、实打实招录。直播中,莫怀学还向广大人才发出邀请,希望大家能够关注绵阳、选择绵阳,在绵阳这片热土上尽情释放创新智慧和创业激情,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随后,涪城、游仙、江油、三台、梓潼作为县市区代表,市教体局、市卫健委作为事业单位代表,中电九所、西科大、九洲集团、中玖闪光等作为在绵科研院所、高校、重点企业代表,轮番上台,通过“直播带岗”的形式,与广大人才线上互动,推介引才需求,在线解答问题。“党委政府搭台,行政部门和企业一起进行直播带岗,这种组合拳的引才力度比我们企业单打独斗效果要好很多。”现场引才企业的负责人表示。据了解,此次参会企业后期还将跟随绵阳招才引智小分队赴外引才,力争吸引更多的人才来绵发展。
当天的“空中双选会”气氛热烈,求职人员络绎不绝。一个半小时的网络直播,共收到简历3145份,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1290份。
侧记
引才“场”:
从“争过来”到“争着来”
城市对人才的渴望,不能仅仅停留在“争过来”的政策堆砌,而应该是营造人才“争着来”的环境。依赖好的政策、制度供给,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是绵阳一直以来的态度和坚持。
今年以来,绵阳市委审时度势,出台“人才十条”新政,设立10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既拿出“真金白银”面向全国招引人才,又着眼“关键小事”落实支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招才引智“组合拳”,越来越多来自五湖四海甚至漂洋过海的人才汇聚绵阳、逐梦绵阳。特别是今年5月绵阳市委人才工作会议上兑现首批人才资金3440万元后,再次集中兑现第二批资金,累计兑现资金达1.2亿元,绵阳拿出了最大诚意、备上了最丰厚礼包。从此次发布的人才新政实施细则来看,绵阳人才政策不搞“大水漫灌”,聚焦绵阳高质量发展所需,区分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以及青年人才、技能人才,对战略科技创新、科学技术创业、大项目团队引进等,均实现了“精确引流”“精准支持”“精准服务”。
在不少人才眼中,绵阳的吸引力在于帮助人才快速扎根、发展的环境和服务,在于给予创新创业需要的时间与空间。绵阳正以不断优化的人才生态环境系统提升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为4868243人,其中,全市人才总量突破80万人,专业技术人才达24.1万人,每年有400余名博士、2000余名硕士加盟绵阳。今年4月,绵阳发布了首批高层次和紧缺人才引进计划,3394个岗位,4.28万人报名,截至目前,完成签约646人,其中硕博士人才540名,仅市本级213个事业编制岗位就吸引7919人报名,完成签约198人。6月,继厦门大学签约入驻绵阳科技城“云上大学城”后,在绵阳“创新金三角·智汇科技城”活动上,科技城“云上大学城”迎来了“新朋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9所高校“扎堆”入驻,这又必将成为绵阳吸引优秀人才的重要平台,绵阳正加速成为人才聚集“大基地”,施展才华“大舞台”。
今日,紧扣绵阳“人才兴市”发展战略,在四川率先组建人才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汇聚政策资源、市场资本和全社会力量,着力构建全周期、全链条、全过程的人才生态体系,致力建成西部地区领先的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综合性人才集团,“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正加快形成。
留才“场”:
从“一阵子”到“一辈子”
今年4月,绵阳发布高层次和紧缺人才引进公告。其中,秉承着“用好用活编制”的原则,绵阳拿出3711个事业编制岗位,供应往届毕业生选择。典型的就是“有得选”“从容选”,为让人才“少跑路”,赴外招才引智小分队坚持“多跑腿”,开展了“带岗上门”“带编进校”引才活动。“事业编制、现金支票、科技城人才卡以及公寓钥匙,感觉一下子什么都有了!”各路人才从绵阳人才新政的大手笔中感受到绵阳引才留才的大决心和大诚意。这是绵阳积极作为、主动参与人才竞争的一个缩影,绵阳做的还远不止这些。
“抢人大战”的下半场是“留人大战”,此次举办的人才政策资金集中兑付仪式,就是要擦亮政策兑现“吸金石”,这是开局“下半场”的重要序章。城市给钱、给房、给户口、给福利,这自然有吸引力,但最终能让优秀人才留得住、扎下根,需要在改善创新创业环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上综合着力,提升城市自身吸引力。近年来,绵阳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确保人才创新有平台、创业有底气、就业有机会,此次发布的人才政策,是持续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的“助燃剂”。近年来,绵阳还不断丰富优质医疗、教育、文化资源供给,全国知名中学、19家三级医院、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宜游宜居宜业”已成为绵阳鲜明标签。
前不久,绵阳出台《促进绵阳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和《全市人才公寓建设中长期规划和管理办法》,目的就是减轻人才居住压力,5月31日,投资110亿元、占地642亩的高端人才住房项目开工建设。此次发布的配套政策,将更好解决人才关注的房子、孩子、身体等现实问题。一时“抢人”不难,长久留住才难,绵阳深谙其道,今年以来,启动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促使绵阳更加美丽,通过“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夯实产业基础,鼓励媒体曝光“顽疾”、干部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加速营商环境转优提质,真正让城市成为安居乐业之所。
用才“场”:
从“共成长”到“互成就”
一座城市和人才的最好关系,就是共同成长、互相成就。对于年轻人才来说,一座城市最珍贵的东西往往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无限可能性,一个“硬实力”与“软环境”兼备的城市,能够为人才提供足够的筑梦空间,古来今往,绵阳历来就是各类英才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赛场”。
绵阳从2017年GDP首次突破2000亿大关,2021年已达3350.29亿,人才数量增至80万,这是绵阳与人才共成长的5年。随着省域经济副中心战略定位,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使命任务的聚焦,国家科技创新先行区等战略的加持,“园区提质、企业满园”等行动的支撑,绵阳拥有无限的想象空间,为人才提供了无限可能。当前,绵阳正以园区为载体做强工业,以消费为重点做大服务业,以“三品”为引领做优农业,需要更多的高精尖人才,此次发布的配套政策就包括了“真金白银”遴选高精尖产业领军人才、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等内容。前不久,绵阳市委组织部对全市选调生和企事业单位引进人才,分类分批开展调查研判,为490名选调生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制定了职业愿景规划,这项工作在全国来看都实为鲜见,“从引进人才来到绵阳、进入工作的第一刻起,就把自己的梦想与绵阳这座城市的梦想紧密联结在一起,我们与人才共奋斗。”绵阳市委人才办有关负责人介绍。绵阳科技城人才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组建,正是探索以市场化的方式,聚焦科研所需、产业所需、人才所需开展嵌入式、全周期、高效率的人才服务,把人才服务的体系、温度深深融入城市肌理的每一寸,让人才的梦想与城市的梦想相映生辉。科技城人才公园的夜晚,人才星光柱熠熠生辉,公园专门预留的空白星光柱正在“虚位以待”。绵阳对人才的渴求,与人才奋斗的青春形成呼应,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绵阳已成为人才与产业、人才与城市互相成就的高地。人才与城市相遇,看对眼是相遇、筑同梦是机遇,互成就是知遇,绵阳将与人才一起奔向星辰大海。(来源:人力资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