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以人才先行 建设逐梦热土
发布日期:2023/3/3 11:50:14 浏览量:2072
远眺内江市东兴区天冬产业园区。供图/东兴组
看着天冬产业园区内一排排长势良好的天冬,内江市东兴区郭北镇青台村党委书记汪东海很欣喜。
“东兴区是‘中国天冬之乡’,却一度遭遇难以持续推进天冬大规模种植的困境。”汪东海说,“借人才工作先行区建设的‘东风’,2022年我们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专门化解这一难题。”如今,青台村天冬连片种植面积已达6000亩,成功吸引了1000余人返乡就业,让村民的荷包更鼓了!
2021年以来,随着我省各县(市、区)人才工作先行区建设的推进,更多的科研高端人才、农技实用人才等人才大军不断扎根基层沃土,成为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诊问题——种好创新“试验田”
“地方企业到底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人才最紧缺?”
“对于村级集体经济来说,我们最盼望能尽快培育本土农技人才,打造适合本土实际的实训基地。”
“特别希望能引来高层次人才,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这是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在调研走访中听到的声音。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立足人才发展、服务乡村振兴需要,深入调研分析我省人才需求现状,一条条问题被整理出来,人才发展的目标任务、针对性举措也逐渐清晰。
2021年4月,《关于因地制宜探索区域人才发展新路建设人才工作先行区的实施方案》印发。随之6个方面、10项重点工作和30多项考核指标明确,既有年度工作任务,又有三年工作目标。2021年、2022年,省委人才办先后两次召开四川省县(市、区)人才工作先行区建设工作推进会,总结过去的工作经验,引领提升人才工作水平,推动形成上下贯通、推进有力的人才工作体系,不断夯实全省人才发展雁阵格局基点,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各地推进人才工作提档升级。
这是一项创新性工作,现成经验少,需要积极探索、勇于突破。
从“引进人才”到“统筹兼顾”,先行区建设既着眼解决县(市、区)专业技术人才缺失短期突出矛盾,精准施策,健全人才引进和培养体制机制;又着眼长远,破解制约地方发展的人才难题。
2022年,先行区共引进人才2.73万人,其中硕博士及副高职称以上高层次人才5200多人、同比增长33%,基层教育、卫生人才在岗率超过95%,新增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102个、累计已达183个。
破枉梏——因地制宜出实招
“现在农民评职称不受学历限制了,只要手里有农业技术绝活,能带动老百姓致富,就能申报职业农民技术职称。”今年50岁的南江县农民郭平没想到初中学历的自己也能获评技师职称。
创新探索农民技术人才职称评定,南江县打破学历、论文等条框限制,让“土专家”获得“真头衔”,有效激活乡村人才资源。
在人才工作先行区建设中,各地按照“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突出增量、注重实效”原则,纷纷创新“自选动作”,聚焦人才“引、用、留”等关键环节,破解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筑牢聚才平台。各地紧扣乡村振兴特别是特色产业发展重点任务,落地一批科技创新平台,汇聚资源、聚集人才。绵阳市游仙区建立“中国科技城军民融合人才俱乐部”,推动军工院所科学家和辖区企业家、金融家跨界交流合作。峨眉山市与中科院合作建成环境与矿产新材料联合研究院,转化生产中科院环保材料团队成果,打破超微细钙高端产品被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
激发人才活力。围绕壮大本地特色产业和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发展,成都市新都区探索“以薪定才”评价机制,推动人才评价更加注重能力和实绩;泸县探索科技“揭榜挂帅”“定向委托”机制;米易县探索“岗编分离、按岗聘人、合理流动、适度下沉”机制,1830名校长、教师全员竞聘上岗。
营造留才“优生态”。聚焦人才工作生活中的“关键小事”,各地在改善人才生态上下功夫,出实招、优服务、解难题。无论是犍为县发放的“金犍菁英卡”,还是青神县、邻水县统筹建设的人才公寓,一系列做法暖心、贴心、诚心,形成了“引凤来筑巢,筑好巢再引凤”的良性循环。
见实效——“人才雁阵”有作为
“保守估计,这套用于残障人士临床康复和辅助治疗的穿戴设备,未来2年就能达到上市条件。”在位于成都市温江区的四川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院实验室里,院长尧德中骄傲地向参观者展示团队的研发成果:通过佩戴脑电放大器采集视觉,诱发电位控制机器人随“指令”做出一系列动作。
抢抓全省人才工作先行区建设机遇,温江区引进了国内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尧德中,后续又柔性引进博士后3名,培养首批紧缺专业研究生22名,建立起了一支脑科学研究团队,进入全国脑信息研究领域第一方阵。
“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培育一个产业。”先行区的建设成效,逐步在人才创新创业的活力中体现,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上凸显。
四川尚好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露民细数了一下:“我们引进3位院士,聚集了200余位高级蚕桑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开发桑产品品种100多个,获得自主知识产权45项,产研融合成果显著。”
同时,通过及时总结和推广应用先行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先行区“改革创新试验田”作用逐步发挥,外溢效应显现:邻水县“人才政策川渝互认”、为企“带编引才”等工作在全市逐步推广;宜宾市翠屏区“校联体”建设得到群众称赞;广汉市、南充市高坪区推出的“人才贷”“人才险”得到德阳、南充两地人才的高度关注……
围绕建设适应四川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加快推进城乡融合,促进省内先发地区同欠发达地区协同共兴,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激活人才发展“一江春水”。(来源:四川党的建设全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