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雁阵”振翅飞——我省加快构建“1+3+N”人才发展雁阵格局(二)
发布日期:2023/7/3 9:04:42     浏览量:4004

开篇的话

头雁昂首鸣,群雁振翅飞。

今年,四川瞄准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人才聚集高地这一目标,积极融入国家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建设,以“1+3+N”作为主要功能布局,突出成都“头雁引领”,强化绵阳、宜宾—泸州组团、南充—达州组团“三翼驱动”,夯实其他市(州)“多点支撑”,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全省加快形成梯次分明、各有侧重、比翼齐飞的人才发展雁阵格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1+3+N”人才发展雁阵格局怎么建,各地的思路和举措有哪些?尤其是“1+3”核心区如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本刊记者走进成都、绵阳、泸州、宜宾、南充、达州等地,探寻厚植人才沃土,引才聚才、汇智聚才的路径和实践。

 

驱动“人才引擎” 激发创新力量

绵阳

【目标】加快建设国防科工人才高地

【路径】以国家科技创新先行区建设为牵引,以“四区一廊”为核心,深入实施“科技立市、人才兴市”战略,在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征程中,努力打造一支靠得住、过得硬的国防科工人才力量,奋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国防科工人才高地。

2月24日,绵阳市发布《四川省绵阳市2023年上半年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公告》,拟引进6291名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

3月3日上午,2023年绵阳市招才引智活动周成都专场活动在西南财经大学举行,这是绵阳2023年招才引智“走出去”的第一站。3月13日,西安专场活动又“走进”西北工业大学,来自绵阳市的19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重点企业计划引才招聘1224人。

不到两周的时间,绵阳市招才引智小分队“走南闯北”,带着满满的诚意“招贤纳士”,吸引超3000人次报名应聘。

紧锣密鼓的行动,释放出强烈的信号——作为中国唯一科技城,绵阳正以“科技立市、人才兴市”战略,打造国防科工人才高地,聚力建设科技创新先行区,为加快构建全省人才发展雁阵格局贡献绵阳力量。

引人才  构筑战略人才“金字塔”

4月12日,四川虹科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虹科公司”)技术中心实验室里,徐国梁正操作仪器,对一片玻璃进行强度测试 :一个铁球从玻璃正上方迅速滑落,重重砸在玻璃上,但玻璃完好无损。

半年前,虹科公司依托“科技城引才项目”引进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徐国梁。作为科研骨干,他要带领项目团队开展微晶玻璃料方的开发和设计。半年时间,研发就有了阶段性成果,徐国梁很是高兴,“公司有很好的创新氛围,绵阳有很好的人才政策。”选择到绵阳发展,徐国梁信心满满。

去年4月,绵阳出台“人才十条”新政,设立10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既拿出“真金白银”面向全国招引人才,又着眼“关键小事”落实支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招才引智“组合拳”。

“人才十条”新政的出台,让绵阳成为八方英才向往之地和奋斗热土。除了徐国梁,来自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经济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曹肇义,也成为扎根科技城的“新绵阳人”。

去年6月,曹肇义通过人才招引来到绵阳市。尽管家在海南,但“带编进校、带岗上门”“人才最多跑一次”等绵阳诚意纳才的举措让曹肇义“到绵阳”的想法愈发强烈。“绵阳礼遇人才、重视人才的诚挚,让我相信未来一定可期。”曹肇义对现在的工作、生活很满意。

人才是第一资源。“下一步,我们将以‘科技城人才计划’为统揽,围绕核技术应用、激光、空气动力、航空燃机等战略新兴和前沿领域,持续开展大规模招才引智活动,对顶尖人才实行‘一人一策、特事特办’,加速汇聚全球国防科工高层次人才,构筑战略人才‘金字塔’。”绵阳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建平台  让人才发展有空间

在引进人才的同时,绵阳把平台载体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让各类人才创新有条件、创业有机会、发展有空间。

4月13日,记者从绵阳市区出发,驱车约15公里,便来到位于涪城区郊外的青义镇。青山绿水间,一个以“鸿儒·乡里”为主题的绵阳顶尖科技人才小镇坐落在此。

去年4月,绵阳探索建设云上科技城、云上大学城、顶尖科技人才小镇、科创基金小镇“两城两镇”,以此抢占新一轮全球创新资源高点,并与促进创新链、产业链精准对接,助力绵阳加快建成我国科技创新策源地、成果转化承载地、人才交流集聚地。

“云上两城”展厅位于科技城创新中心二期,主要展示“云上两城”链接科技资源、促进协同创新的可视化形象。“这和以往闭门转化的底层逻辑不同。”绵阳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创新要素在全球集聚流动,绵阳作为中国科技城,更应该塑造开放创新生态圈。“不管是‘两城’还是‘两镇’,其目的旨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集聚创新资源,为绵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

目前,“云上两城”已签约入驻厦门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20所全国知名高校,招引到14个高水平专家教授创新团队在绵发展,发布创新成果460余项。

绵阳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绵阳将持续开展“招院引所”,加快建设“云上大学城”“云上科技城”,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省重点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国家交叉科学研究中心,推动涪江实验室进入天府实验室序列,打造一批共通共用、共建共享的高能级创新平台,推动人才项目承接载体扩容提效。

优生态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念好“人才经”,驱动创新发展,除了要把人才引进来,更要构建敬才爱才、见贤思齐的人才环境,让人才留得住、用得好。

在这方面,绵阳诚意十足。“90后”博士研究生丁磊感受最深。去年6月,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丁磊在绵阳一系列人才新政的“吸引”下,来到绵阳市农科院。他不仅享有30万元的安居补贴,在符合条件情况下,还可享受家属就医、子女就学、配偶就业等优惠政策。

1.png

科技城人才公寓揭牌仪式现场。供图 / 绵阳组

今年2月,和妻子搬入“安全、环保、实用、美观”可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后,丁磊对未来的新生活和工作充满期待。结合自身植物病理学专业特长,他将在油菜根肿病的致病机理和防治方面开展相关技术研究,为绵阳发展出一份力。

为打造国防科工特色人才发展生态,绵阳还将在创新科研人员激励机制上持续发力。

“我们将推进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探索建立科技项目推荐报送‘直通车’机制,加快建设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区。”绵阳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建强用好绵阳科 技城人才发展集团,以市场化方式构建国防科工人才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体系。持续举办“科技城人才日”系列活动,打造科 技城人才峰会品牌,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鼓励人才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最新动态 more

Copyright © 2014-2023 四川省高端人才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2022013920号 站长统计

技术支持:四川银利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