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初心使命 勇担帮扶责任 合力助推凉山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发布日期:2024/4/16 15:39:18     浏览量:1752

牢记初心使命  勇担帮扶责任

合力助推凉山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四川省农科院园艺所所长  谢红江


 IMG_6152.jpg

国家科技特派团盐源、越西团,由6省11家单位32名专家组成,涵盖苹果、马铃薯、特色蔬菜等9个产业。盐源、越西是凉山彝族主要聚居地区。两年多来,我们不畏艰险、战天斗地,克服山路崎岖、高原恶劣气候等困难,怀揣感情、带着技术和农牧民打成一片、融在一起,在服务“三农”中增进民生福祉、体现科技力量、彰显帮扶价值。

在聚焦帮扶任务中找准着力重点。总书记强调“科技特派员要成为党的‘三农’政策的宣传队、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我们一直牢记殷殷嘱托,满怀激情地推动科技帮扶与群众需求相契合、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努力把科研论文影响因子转化为群众增收的效益。帮扶以来,32名专家累计行程20余万公里,调研乡镇和新型经营主体等80余个。根据越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独特气候,确定以苹果产业为主导,统筹发展肉牛、马铃薯、荞麦等产业,理清发展思路,细化帮扶实施方案,推动越西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人民日报对此作了专题报道。

在聚合帮扶力量中激发人才动能。在帮扶实践中,我们深切体会到把科技论文写在大地上,要比写在纸上艰难得多,更深切地体会到农牧民对科技帮扶的强烈渴求,对依靠产业技术改进生产、改善生活的迫切期盼。我们充分整合国家科技特派团、科技下乡万里行、“三区”人才计划等专家资源,建立“国、省、州、县、乡”和“专家+农户”的“五级两方”、定人定向“师带徒”人才培养机制,先后举办180余场培训和现场指导,培育本土人才130余人,累计培训农牧民3800余人次,为当地培育了一批带不走的技术人才队伍。特别是连续8年精心指导,帮助越西果农邓中福成长为远近闻名的苹果大王,荣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也让种植苹果30多年的杨仕华转变观念,掌握了先进的栽培技术,成为全省致富带头人。

在聚集技术优势中提升帮扶质效。受扶地普遍存在品质不优、缺乏适用性技术等问题。我们对症下药、靶向发力,先后引进示范苹果、马铃薯等优新品种75个、新技术40项。以轻简化栽培技术模式为牵引,推广应用苹果“五大”高效栽培、“四改五提升”等技术体系,形成一套水肥匹配、轻简节本、绿色生态、高质高效的技术路径;大力推广果粮豆菜草套(轮)作模式,构建有机肥+绿肥+配方肥(菌肥)“三肥”匹配体系,不仅提升了土壤肥力,还实现一园两收;推广应用苦荞良种良机融合,比传统品种增产20%、节约70%的人工成本;攻克肉鹅脱温育雏、商品鹅林下生态养殖等技术,实现成活率达95%以上;建成西南地区单体面积最大的现代苹果矮化集约复合种植科技示范基地,带动建成马铃薯优质高效种植等示范基地14个,推广良种2.5万余亩、良法10万余亩,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受扶地产业提质增效。

在聚力品牌建设中助农增收致富。品牌是农产品的生命,是农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始终坚持“给本地人幸福,给外地人惊喜”的品牌核心价值理念,打造出“离太阳最近·离城市最远”盐源苹果、“好果出深山·香甜带点酸”越西苹果等农业品牌;培育壮大“景区+红花甜荞”红色恋人花海、越西苹果小镇等农旅融合发展示范点,助推盐源苹果产业园获评省五星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指导盐源县古柏园区以及越西农文旅公司进行苹果绿色种植及产地加工,实现增收800余万元。如今,每到受扶地开展工作,看到农户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跟苹果一样甜,我们觉得这就是帮扶工作的初心所系、使命所在。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干劲,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拼劲,撸起袖子、扑下身子,用实际行动书写好乡村产业兴旺的答卷,让科技硕果挂满民族地区。


  最新动态 more

Copyright © 2014-2021 四川省高端人才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2022013920号 站长统计

技术支持:四川银利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