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以“人才分类目录”为牵引创新人才评价机制
发布日期:2024/11/8 21:31:55 浏览量:176
近年来,成都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发布实施“成都市人才分类目录”,明确6大类共224项人才支持类型,加快形成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为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更大规模、更加坚实的人才智力支撑。
围绕城市发展战略
构建全空间聚才引智生态
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以制定实施“成都市人才分类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为牵引,探索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拘一格培养、引进、用好各类人才,以最大力度为推进成都高质量发展强化人才支撑。
聚焦高质量发展,汇聚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梯次结构完备的战略人才队伍,将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等纳入“目录”支持范围,夯实城市高质量发展智力支撑。
聚焦高水平开放,彰显多元包容人才生态。放大成都大运会、世运会等赛事效应,将奥运会、亚运会等体育赛事奖牌获得者及其教练员等纳入“目录”支持,持续擦亮“三城三都”城市品牌。丰富青年发展型城市内涵,全面支持硕博士、本科生等人才群体,为青年人才提供更加丰富的发展机遇和城市礼遇。
聚焦高效能治理,夯实宜居宜业人才支撑。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制度化激励人才走进乡村一线,将农业职业经理人等3类13项乡村振兴人才纳入“目录”,并匹配系列支持政策。围绕高品质生活城市建设,广泛支持人文社科、教育卫生、基层治理等各领域人才,以各类才智资源充分汇聚助力打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家园。
“目录”发布以来,成都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持续充分释放,城市吸引力、影响力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在蓉国家、省、市高层次人才达6932人,在站博士后4768人,“成都工匠”累计3060人,高技能人才累计93万人,农业职业经理人总量3.2万人,全市持证社工人才累计3.4万人,构建起高质量立体化的城市人才资源库。
遵循人才成长规律
完善全要素人才评价体系
明确“破四唯”“立新标”的评价方式和标准,加快形成导向鲜明、精准科学、规范有序的人才评价机制,探索构建多元立体的人才评价体系。
着眼“破除四唯”,优化评价路径。创新“以薪定才、以岗定才、以绩定才、以赛定才、以投定才”机制,“以薪定才”评价支持重点产业链企业具备一定年收入的主要经营管理人才;“以岗定才”评价支持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有关负责人、总部在蓉世界和中国500强企业负责人等;“以绩定才”评价支持取得各类创新成果的人才;“以赛定才”评价支持在各类专业大赛中获奖的人才;“以投定才”评价支持固投达到一定额度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突出“分类差异”,明确评价导向。突出分类侧重,对科研人才突出创新价值和原创成果导向,在“目录”中增加对专利发明、成果转化等评价指标;对技术技能人才实施业务能力和实绩评价,支持各类工匠、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等;对重点产业人才评价突出实际贡献导向,看重所在企业经济社会效益。
挖掘“非共识人才”,畅通评价渠道。围绕城市战略、产业发展需要动态更新“目录”,设置“相当于上述层次的人才”类别,对为成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非共识性人才”开通认定渠道,让更多人才有机会纳入城市礼遇支持范围。
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是龙泉驿区首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其董事长刘晓东、总经理刘振禹、副总经理罗蓉雪等人相继通过“以岗定才”被认定为成都市高层次人才。“不需要我们提供繁琐的证明材料,凭借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身份就能认定这么多人,这既是对公司、对人才的肯定,更将激励带动我们不断提高产业技术和创新能力!”总经理刘振禹说。
发挥用人主体作用
构建全周期放权赋能机制
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破除制约人才发展的壁垒和藩篱,充分调动用人主体引才育才积极性,促进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新局面。
突出贡献导向,支持区(市)县自主认定人才。赋予一定名额,指导支持各区(市)县对为成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人才开展自主认定并直接纳入“目录”A到C类,将战略型新兴产业人才、乡村振兴“新农人”等纳入自主认定重点范围,动态跟踪评估认定成效。
聚焦重点产业,支持用人主体自主认定人才。创新设置具有人才自主认定权限的用人主体“白名单”,首批覆盖在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四链”融合型高能级链主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470余家用人主体,支持其自主认定人才直接纳入“目录”支持范围,推动实现“用人的评人、评人的用人”。
完善定向保障,支持重点单位集中认定。围绕科技创新平台等重点用人主体需求,开设人才集中认定通道、精简办理流程,建立上门服务工作机制,重点单位可批量申请人才认定,实现人才认定“流畅无感”、人才资格“免申即享”。
西门子工业自动化产品(成都)有限公司高级技术专家唐安华是成都高新区首批自主认定的高层次人才之一。“公司提交了自主认定申请后,结果很快就出来了,这对我们产业一线技术职工是很好的机会和鼓励。”他是一名从传统技术蓝领成长为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的典型代表,牵头的工厂数字化项目,解决了现场系统集成、高可靠性等70多个技术难题,实现制造过程中智能质量检测100%质量可靠,在西门子成都工厂推广应用于80%的类似生产线,并且已作为示范项目推广到西门子其他工厂。(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