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雪彬:从“多肉摆摊”到“多肉小镇”的跨界追梦人
发布日期:2025/4/22 18:08:38 浏览量:35
新农人画像
在什邡市蓥华镇雪门寺村的青山翠谷间,一位“非科班出身”的新农人,用300元摆地摊的微薄起点,书写了一段从花卉零售到园林造景的跨界传奇。她是曾雪彬——6家花植门店、4家公司的创始人,也是什邡市乡村振兴浪潮中“农文旅融合”的探路者。

跨界创业
从“多肉热”到“乡村绿”
曾雪彬的创业基因,早在大学时期便已萌芽。主修工商管理的她,在校园多肉种植风潮中嗅到商机,但真正点燃返乡创业火种的,是一次暑期归乡的观察:“雪门寺村气候温润,避暑游客络绎不绝,但漫山的好资源却‘待字闺中’。”彼时,她已是大润发片区经理,稳定的职场生涯与家乡的生态潜力在她心中激烈碰撞。2014年,她顶着父母反对的压力,揣着仅有的300元启动资金,支起地摊,专卖多肉与乡土绿植。
“摆摊时连遮阳伞都买不起,烈日暴雨全靠硬扛。”回忆创业初期,曾雪彬坦言,正是工商管理专业赋予的成本控制与市场洞察力,让她迅速找准定位:瞄准避暑游客的“伴手礼”需求,主打易携带、高颜值的小型盆栽。短短两年,地摊升级为门店,并逐步扩展至什邡城区,形成6家门店的销售网络,年销售额突破600万元。并在2024年获得德阳地区第一家拥有园林建筑一级资质的公司。

转型破局
从“卖绿植”到“造风景”
鲜花绿植零售的成功并未让曾雪彬止步。2016年,她敏锐捕捉到城乡绿化升级的机遇,果断成立园林景观设计公司,将业务触角伸向乡村振兴领域。“单纯卖植物附加值有限,用设计赋予植物‘场景价值’,才能激活乡村生态的经济潜能。”凭借过硬的设计实力与本土植物供应链优势,2024曾雪彬的公司承包了什邡市城南北京大道的改造项目,项目用工人数达100余人。

共富愿景
以“多肉小镇”绘就乡村新图景
如今的曾雪彬,身兼创业者与乡村“赋能者”双重角色。她的34人团队中,超六成是本地村民和返乡青年。2024年,她启动“多肉小镇”规划:计划在雪门寺村建设集亲子研学、避暑民宿、DIY体验于一体的主题园区,让游客“春赏多肉花海,夏享林间清凉,秋玩手工造景,冬品乡村年味”。
“过去卖一盆多肉赚10元,未来通过文旅融合,一株植物能衍生出100元的价值链。”曾雪彬算着“生态经济账”——小镇建成后预计年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可吸纳50名村民就业,并带动农家乐、土特产销售等关联产业。(来源:什邡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