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扶贫万里行】高层次人才下基层助力脱贫攻坚
发布日期:2018/8/19 18:37:17     浏览量:7842

8月1日-2日,四川省委组织部机关党委书记赵晓东、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吕火明、省农业科学院相关领域专家及“科技扶贫万里行”专家服务团部分专家,赴小金县开展高层次人才助力脱贫攻坚基层行活动,并召开座谈会。期间,省人才办就“科技扶贫万里行”活动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场播报

活动期间,吕火明带领苹果专家谢红江、葡萄专家刘伟、畜牧专家曾仰双等大批助力脱贫攻坚基层行专家,先后前往达维镇冒水村玫瑰基地、沃日镇木栏村苹果基地、老营乡下马厂村葡萄基地和新桥乡白马村牦牛标准化养殖基地进行实地考察,详细了解高层次人才助力脱贫攻坚基层行活动开展以来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小金县的贫困村数量居阿坝州第一、贫困人口数量居全州第二,脱贫攻坚任务繁重。在四川省高层次人才助力脱贫攻坚基层行(小金站)座谈会上,赵晓东表示,小金的扶贫工作已初见成效,在今年脱贫摘帽迎检工作来临前,要提高认识、坚定信心、理清思路,扎实做好各项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主动找问题,同时要提振干部精气神,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吕火明表示,高层次人才助力脱贫攻坚基层行活动将农业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了现实生产力,意义重大。省农业科学院也将继续高质量完成《小金县乡村振兴战略系列规划》编制工作,为小金县的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提供支撑。

期间,“科技扶贫万里行”专家服务团的专家以及省农业科学院专家畅所欲言,对在小金县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及遇到的困难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脱贫攻坚的新想法、新措施。专家们朴实的语言和真诚的建议,不时赢得阵阵掌声。

会上,省委组织部向小金县捐赠了台式电脑、摄像机以及脱贫致富实用技术教学课件。

值得一提的是,为全面总结“科技扶贫万里行”活动开展半年来的经验,省人才办调研工作组将于近期分赴凉山、甘孜、乐山等地区的多个深度贫困县开展调研工作,确保活动落到实处,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高层次人才助力脱贫攻坚基层行(小金站)活动侧记——

河谷地花果香脱贫致富有希望

天色微亮,省人才办调研工作组一行3人便顶着小雨早早出发前往阿坝州小金县开展助力脱贫攻坚基层行活动,并就“科技扶贫万里行”活动开展专题调研,一路同行的还有省农业厅科技处干部、生猪产业服务团和水果产业服务团专家们。

还未抵达小金县城,就听闻省委组织部机关党委书记赵晓东头一天便已抵达小金,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吕火明及部分专家也先于我们到达。

前往小金县的途中,道路靠山一侧基本都被铁丝网覆盖,以防止落石对人造成伤害。出行前几日阿坝州暴雨引发泥石流,更是让此次调研显的惊险异常。

越靠近小金县城,绿色植被就越少,映入眼帘的,是满山的荒凉和贫瘠。好在河谷低处,仍旧有成片的树丛灌木。道路两旁红白相间的墙上,几乎家家都画有海螺状的图案,象征着吉祥圆满。沿河谷而行,一路瓜果飘香。

抬头望山,帽子就快要掉下来了。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小金县人民,面对大山的“围困”,几乎很难走出去。“十一五”期间,小金县完成了从县到乡公路全部“黑色化”,村村通公路,为外界了解小金县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18年3月,省委组织部召开“科技扶贫万里行”活动启动仪式,选派74个专家服务团赴45个深度贫困县开展智力援助服务。这些专家服务团成员主要从省内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经营主体等企事业单位及基层一线从事相关产业技术研究、成果转化推广的专家人才中产生。小金,这个集“老、少、边、穷、灾”于一体的深度贫困地区,因此迎来了新的生机。


技术帮扶实打实脱贫果子结满枝

刚到沃日镇木栏村苹果基地,就来了一大群人。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纪委书记、研究员,苹果专家谢红江,更是被前来学习的种植户给围了好几圈。因为数十年如一日地研究苹果,也被熟知的专家亲切称呼为“谢苹果”。作为该苹果基地的技术指导,谢红江在这里倾注了大量心血。

成片的苹果树,苗子不高,却已结满了果子。但谢红江的脸色却有些不好看,批评起当地的“学生”来也是毫不客气。“早就说‘春天一车肥,秋天一车果’,你们这个一看就是肥料没有施到位。”谢红江摸了一下苹果树枝,有些恨铁不成钢,又忍不住数落起来,“看嘛,压枝也没做到位,这苹果怎么可能结的多?”

面对谢红江的质问,当地的种植户面露愧色,纷纷开口发问。“谢老师,你再给我们讲一下,为啥我们扭枝总是容易断?”“谢老师,肥施够了,咋结的果子还是不多?”……


苹果专家谢红江现场讲解演示果树压枝技巧

说完问题,谢红江又恢复了和蔼的神情,原来刚才只是故作严厉。“扭枝容易断,那是因为你们没找到位置。”话还没说完,他就走近一棵果树,抓住枝条演示起来,一大群人又围了上去。“你们现在的扭枝,就跟睡觉被人绑在床上是一样的感觉。扭枝要从枝条的根部去扭,力度要合适,不要硬掰。”顺手接过旁边人递过去的绳子,谢红江开始演示起如何套绳压枝。“110度压枝,套绳要松,不能像绑牛一样”“打开一把伞,不然光杆杆”,现场金句频出,生动诙谐的语言让当地果农很是受用。“谢老师来过好多次了,讲的也很简单实用,一学就会。希望这个活动能一直进行,我们也好继续听谢老师讲课。”当地的种植户不无感叹,脸上也溢满了笑容。

谢红江介绍,“小金县的金冠苹果在整个四川省来讲都是独一无二的,这里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纯净无污染,具备所有苹果产区的全部优势,这不仅是小金县的名片,更是四川省的名片。”说起这个,他颇为自豪。“只要当地的群众踏实肯干,按我们的技术来,脱贫致富是没有问题的。”


酒香也怕巷子深科技下乡变真金

在老营乡下马村葡萄基地,盘旋上山十余道弯,好在曾经只能靠骑牛赶马上山的小道,已硬化成水泥路,并且遍布整个种植园,着实方便不少。蓝天白云之下,一眼望去是大片的葡萄树,与周围荒凉的山体形成了鲜明对比。

种植葡萄,小金县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葡萄种植园合作社黎理事长介绍说,“小金县空气质量好,阳光充足,得益于山脉东西走向,葡萄园种植并不存在阴山阳山的差别,在葡萄生长期,日均光照能达到13小时左右。”据了解,小金县昼夜温差大,而且又是砾质沙壤土,土层深厚,透水透气性好,降水量也很少,这里的酿酒葡萄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还非常好。


水果产业技术服务团首席专家张猛带领学生指导种植户剪叶

西南科技大学农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张猛以及四川农业大学助理研究员林立金等水果产业技术服务团专家,则为该基地提供技术指导。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葡萄定梢、摘心、摘叶和绑蔓等夏季修剪管理培训。针对葡萄园管理存在的问题,开出处方:秋施基肥确保来年葡萄树长势,夏季摘去新芽和顶梢,避免营养成分损耗。果期要剪去卷须、结果部位以下的老叶,并保留结果部位的叶片,避免日灼,降低商品价值。专家们专业的意见,让葡萄园管理更加规范,产量和品质都大幅提升。

按照“公司+种植园+农户”的模式,当地农户加入种植园合作社,规模化种植,葡萄酒厂批量收购,实现了从种植到收购的一条龙服务。当地种植户一亩地可产果2000-4000斤,增收6000-8000元,刨除各种成本,实际利润能达到2000元左右。“气候这么好,为什么不种鲜食葡萄?”吕火明向当地种植户问道。种植户表示,受销路和交通运输的影响,鲜食葡萄也有种,但面积比较小。

为了响应精准脱贫政策,张猛这次下了狠心,顶着压力把自己的5个得意门生都带了过来。“科技扶贫要持续下去,不能后继无人。这次把学生带过来,就是要他们亲身感受基层的现实状况,才能真正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8月3日,在调研工作组离开之时,张猛又带着学生们重返葡萄园种植基地,“昨天待的时间太短了,今天再带过去实打实操作一下。”


玫瑰飘香河谷地牦牛化作好生意

在达维镇冒水村玫瑰基地,调研工作组参观了玫瑰种植基地,以及玫瑰花深加工流水线工厂。在这里,玫瑰精油、玫瑰花冠茶、玫瑰露、玫瑰酱等成熟产品实现了就地加工。据该基地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专家们的技术指导下,清多香玫瑰种植专业合作社共带动全县种植玫瑰8060亩,近2000户8000余人、760户贫困户近3000人、276户残疾人实现了增收致富。


省农科院党委书记吕火明带队考察玫瑰基地深加工工厂

新桥乡白马村牦牛标准化养殖基地,则以当地独有的“4218”模式,实现了牦牛标准化养殖。所谓“4218”模式,是指该基地从高山牧户手里收购4岁大小约200斤重的牦牛,在专家服务团的技术指导下,进行驱虫作业,再辅以自研粗纤维草料,实现100天内增重80斤,而后投入市场。

据省畜牧总站推广研究员曾仰双介绍说,“以前牧民很少会杀掉牦牛投入市场,但不投入市场就难以产生效益,脱贫致富也就无从谈起。而标准化养殖基地的建立,可以很好的对接牧民与市场,让偏远地区的牧民也能因此而增收。”“你们这的消毒池太短了,尽量扩长一点。”省动物疫控中心高级兽医师袁东波对基地的负责人叮嘱道,“基地靠近河边,一定要处理好牛粪和污水,不能排放到河流中。”该基地负责人连声称是,并表示粪便及污水都已还田到周边农户了,不存在污染问题。


记者手记

历时2天的基层调研,深感深度贫困县扶贫之难,也更能切身感受到服务团的专家们在科技扶贫路上呕心沥血的付出,是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当地带去了脱贫的希望。

省人才办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将继续用好人才第一资源,围绕深度贫困县经济社会发展急需领域特别是产业扶贫项目,发挥好科技扶贫专家团队的作用,为深度贫困县培养造就一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带动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这是目标,更是决心。

此次调研的小金有“五个一”特色产业,即一个果、一朵花、一瓶酒、一把菌、一头牛。产业扶贫项目有了,可如何使特色产业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形成品牌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这不是作为深度贫困县之一的小金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调研工作组、当地政府以及专家服务团的专家们正在思考和探索。

(文章来源:人力资源报)

  最新动态 more

Copyright © 2014-2023 四川省高端人才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2022013920号 站长统计

技术支持:四川银利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