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扶贫万里行】四川“科技扶贫万里行”点亮的致富梦
发布日期:2021/1/18 15:58:51 浏览量:5724
2020年元旦节刚过,四川省“科技扶贫万里行”花椒产业技术服务团首席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叶萌就带着团队成员一起来到了凉山州金阳县寨子乡,查看花椒树生长情况。
金阳县是四川省45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寨子乡位于金阳县西南部,土地贫瘠,严重缺水,人均年收入2000元,脱贫难度极大。2019年4月,叶萌受邀到寨子乡开展红花椒种植现场指导培训,从此与该乡结下不解之缘。在叶萌的技术“加持”下,寨子乡已推广种植1400亩红花椒,并计划2020年扩种至4000亩,形成规模产业后,平均每户可增收6万元,脱贫指日可待。
在四川,还有很多像叶萌这样的技术专家。2018年3月,四川省启动实施深度贫困县“科技扶贫万里行”活动,计划连续三年通过“人才+团队+项目”援助,从决策咨询、技术指导、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等方面开展帮扶,以人才智力帮扶助推精准脱贫。
转观念:从“要我干”到“我要干”
“四川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牵挂的地方。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运用好科技利器和专家智力,对于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特殊而深远的意义。”在2019年3月举行的深度贫困县科技扶贫万里行活动2018年工作总结会暨2019年启动仪式上,四川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正谱指出,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科技扶贫的政治意义、时代意义和社会意义,充分认识科技扶贫对于科技工作者投身社会大舞台的重要意义。这既是对广大人才工作者的要求,更是对全省科技工作者的嘱托。
扶贫先扶志,改变观念是首要。
丹巴县半扇门乡阿娘沟村村主任冯兴富自认是个种地好手,面对服务团专家们的技术指导,他凭借着多年的种地经验做了个试验:一个大棚按专家教的技术规程来放营养袋,另一个大棚则按老办法改换为落叶土。结果可想而知,他不得不承认,有没有科技支撑,种地结果大不一样。
丹巴县水子乡贫困户李康友,过去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玉米和外出务工,玉米每亩产值仅1000余元,刨去种子、肥料和工钱后几无收益。后来,李康友试种了一亩羊肚菌,在专家团队的帮扶下共采收600多斤鲜品,售卖后加上政府补贴一亩地共收入3.7万元,去掉1.5万元的种植成本,一亩地纯收入可达2.2万元,仅这一项收入便成功脱贫。
在实地帮扶基础上,服务团还依托四川省食用菌协会建立“四川省食用菌技术交流群”,面向贫困地区的广大种植户,实现了专家与种植户交流零距离。“李老师,种羊肚菌前可以施用复合肥么?”这种关于羊肚菌或其他食用菌种植的问题,服务团李小林博士每天都能接收到几个甚至十几个。
2019年10月22日,肉牛产业技术服务团首席专家、四川农业大学博士陈仕毅带领团队成员来到凉山州盐源县。盐源县除盛产苹果和花椒外,也是凉山州重要的肉牛养殖大县。服务团刚到棉桠乡核桃园村,这里的肉牛养殖户金古体就迫不及待向专家们求助:“陈教授,我养的牛到了成年个体咋越来越小呢?”
详细了解之后,陈仕毅点出了其中的关键问题:“你们家牛的成年个体逐年变小是群体退化的表现,主要原因在于公母牛混群放牧,母牛身体还没有完全成熟就已怀孕,好比人没有到法定年龄就结婚生子一样。”这解释让养殖户金古体一听就懂了。“建议你们把公牛从母牛群中隔离单独饲养,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购买优质公牛,或开展人工授精,以提高整个群体的生产性能。”陈仕毅进一步向养殖户提出了建议,金古体也连连点头。
次日,就在专家服务团离开盐源的回程路上,陈仕毅接到金古体的电话,他语气略带激动地说:“陈教授,我已经把公牛隔开饲养了,也准备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和安格斯牛冻精进行配种。”接完这个电话后,专家们对视着欣慰地笑了。
观念的转变,随之带来的是脱贫致富的希望。四川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公务员局局长、省人才办主任陈冠松对“科技扶贫万里行”活动予以充分肯定:“‘科技扶贫万里行’活动有效转变了受援县干部群众的观念,对推动深度贫困县稳定脱贫和发展振兴具有重要作用。”
壮队伍:从“人手短缺”到“全员武装”
“以前村民都觉得养猪很简单,专家来指导后,效果确实不一样。”去年3月21日早晨6点,天色微亮,顾不上凛冽的寒风,越西县竹阿觉镇吉吾村第一书记耿富波便带着村文书和养殖能手阿布哈铁驱车赶到了50公里外的越西县政府培训中心,此时那里已经坐满了来自县城附近的200多名村民。台上,生猪产业技术服务团首席专家、西南科技大学副教授蒋立正向大家传授肉牛和生猪养殖技术。耿富波很是激动,“我们村正准备建一个乌金猪养殖基地,急需专家来指导培训我们的技术能手,这次省上的专家来得太及时了!”
“越西县肉牛和生猪产业规模不大,品牌竞争能力不强,这既是短板,也是可以突破的地方。”越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晓波介绍说,越西县有很好的养殖基础,专家到来之后,可以培养更多的技术能人,未来产业发展前景看好。
四川省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选派科技专家开展科技扶贫,就是为了帮助深度贫困县培养造就一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带动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服务团专家们通过“集中讲”,用通俗易懂的“农家话”,把最新的科学知识、把最实用的生产技术、最切合实际的致富思路送到贫困群众、农村实用人才手中,既“富口袋”,更“富脑袋”。同时,通过“现场带”,专家们深入农家小院、田间地头,手把手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帮助当地培养更多“土专家”“田秀才”,增强贫困群众的致富能力,壮大本土人才队伍。
活动开展两年来,共740多名专家深入贫困地区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343篇,为深度贫困县的区域规划、产业定位、发展路径建言献策,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同时,采取结对帮扶、送教上门、赴外考察、网络答疑等方式,培养科技示范户3574户、本土人才2.4万余名,为深度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指导和人才支撑。
树品牌:从“无人问津”到“明星产品”
“今天清完了所有的欠账,就可以轻松回家过年了。其中包括乡城正斗乡白坝村34200元核桃款和横断山实习人员工资11000元。”1月23日,四川农业大学教授万雪琴在自己的朋友圈写下了这段话,语气充满了轻松。
自2018年3月参加科技扶贫活动以来,万雪琴所在的核桃产业技术服务团一直对口帮扶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康定、九龙、巴塘、乡城、稻城等地。川藏高原上的很多村庄都分布在海拔2000—3200米的地方,那里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又分布着大量的原生老核桃树。万雪琴很看好这里的核桃品质,但因为山高路险,这里的核桃成了深巷里的酒,“酒香也怕巷子深!”
进山难,却拦不住服务团专家们帮扶脱贫的心。九龙县毛茹厂村的进村路完全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来,垂直上升近500米,服务团专家们却也一脚一脚“趟”了出来。时常穿行在横断山区的万雪琴有时候也忍不住感叹:“横断山的路,偶尔走走只是惊险,经常走着,就有生命危险!”
经过深入调研,服务团专家们提出“以品质促品牌、以产业促脱贫”的科技扶贫新思路,誓要把贫困地区的核桃变成脱贫的“金元宝”。2019年,万雪琴所在服务团立足当地核桃产业,建立分级分拣分装标准机制,选取了康定市吉居乡吉居村、九龙县烟袋乡毛茹厂村、乡城县正斗乡北坝村、巴塘县苏洼龙乡苏洼龙村4个老核桃树多、品质好、脱贫问题大的典型贫困村,作为该服务团“核桃科技扶贫产业化”的首批试点村,并成功开发出“横断山老核桃”和“鲜榨核桃油”两款特色扶贫产品,不仅提高了收购价格,让当地百姓获得实惠,还通过扶持当地专合社、帮助建立初级加工厂,极大增强了群众脱贫信心。仅2019年,两款扶贫产品就累计销售达85万元,当地群众依靠核桃收入普遍增收30%以上。
活动开展两年来,服务团专家们聚焦深度贫困县产业发展技术瓶颈,开展集中培训1447场次、现场技术指导3602场次,累计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1819个(项),指导建立科技示范基地914个,使得藏香鸡、甜樱桃、越西土豆、玫瑰花冠茶等一大批明星扶贫产品打响了知名度,真正把“高山产品”转化为“高端产品”,为贫困地区群众致富增收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强产业:从“输血”转向“造血”
如何聚焦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依靠科技力量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是摆在四川科技工作者们面前一道亟待解决的课题。
“汶川的甜樱桃、酿酒葡萄产业是我看着成长起来的,我倾注了大量心血。”为阿坝州连续提供16年技术服务的经历,让水果产业技术服务团首席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吕秀兰充满自豪。在她看来,汶川的水果产业就像自己带大的孩子,果农就像血脉相连的亲人。2018年初春刚过,吕秀兰又带着团队来到了汶川县威州镇布瓦村,一起带来的,还有为每户果农准备的“明白纸”——《李树管理历》。这是吕秀兰教授经过多年研究、具备知识产权的先进成果,什么阶段用什么肥、用多少量、怎么除虫、怎么疏果,全都记成了流水账,确保果农能“照葫芦画瓢”。吕秀兰算了笔账:“单看施肥一项,我用的都是低价高效的肥,每亩最多投入1500元。而果农自己买复合肥,成本要超过3000元,效果还不行。”这是节支部分,增收部分如果按每斤多卖1.5元、每亩年产量8000斤计算,只要农户按照规程种植,每亩增收12000元不是问题。
唐古特大黄是阿坝州若尔盖县地理标志产品,种植历史悠久,药材品质优良,产品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地。“因为劳动力缺乏、藏族群众民俗习惯、缺乏科技支撑等原因,若尔盖大黄一直处于传统原始种植状态下,造成产量低、病虫害严重等问题。”中药材产业技术服务团首席专家戴维看到这里的情况痛心不已。专家服务团经过交流分析,从栽培品种提纯复壮、栽培技术优化、大黄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同时,还与种植户廖太平合作,建立了10亩大黄标准化育苗基地和100亩大黄栽培技术优化示范基地。
在专家们帮助下,100亩大黄示范基地全部采用了“提厢、覆膜、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优化栽培技术,目前大黄幼苗长势良好。“有了专家们的帮助,我还想再流转200亩土地栽种唐古特大黄,带动更多村民致富。”提到专家的帮扶,种植户廖太平信心满满。
活动开展两年来,在凉山州昭觉、喜德等地,“土豆大王”王西瑶正积极探索“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种植户”模式,支持凉山州打造优质有机马铃薯品牌,誓把土豆变成脱贫“金疙瘩”;在甘孜州道孚县、丹巴县等地,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张利正全力开发当地丰富地秦艽、贝母、人参果等资源,做大做强中藏药材产业;在阿坝州汶川、理县等地,四川省蜂业管理站站长王建文,正深入挖掘中蜂产业的商业价值,并培养一支新型职业蜂农,让脱贫奔康逐步成为现实……
壮产业拔“穷根”已成为四川省科技工作者们的共识,他们正用科技为贫困地区铺就一条脱贫致富之路,一条走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来源:中国人才杂志)